法律中規定的用人單位必須要在建立用工關系之后的1個月之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才行。但現實中就會出現單位為逃避對勞動者的義務而不簽訂合同的情況,此時就會涉及到賠償的問題。那其中兩年未簽訂勞動合同賠償是多少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兩年未簽訂勞動合同賠償是多少
1、單位在員工入職一個月內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員工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期間的雙倍工資的。
2、未簽訂勞動合同能要求支付雙倍工資的時間為入職后的一年內。
二、勞動者的維權途徑有哪些
1、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勞動者可首先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以達成新的協議,或者有過錯的一方改正錯誤,消除爭議。
2、調解。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調解。調解申請,應當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內提出。
3、仲裁。勞動爭議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主要途徑。勞動者可在自己的法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1年內向所在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具有強制執行力,一方在15日內既不起訴也不執行的,另一方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4、舉報投訴。縣級勞動部門都設有勞動監察部門,有權糾正和查處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舉報,要求查處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訴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需注意,未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6、信訪。勞動者在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還可以通過信訪的方式,向各級工會、婦聯以及政府信訪部門反映。
三、何時簽訂勞動合同
勞動關系是指受勞動法調整的,在勞動者運用勞動能力、實現勞動過程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之間的社會勞動關系。由于我國就業競爭激烈的國情以及《勞動合同法》發展歷史,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地位的不平等性,造成了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建立、變更和終止的一種法律形式。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的,應當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經建立勞動關系,但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因此,勞動關系包括了勞動合同關系和事實勞動關系兩種形態。
其實主要就是指雙倍工資的賠償。但這個時候的賠償的期限做多也就是11個月,并且是從建立用工關系之后的第二個月開始計算的。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的行為,其實對勞動者的利益造成了損害,這個時候需要通過一些途徑來維權才行,以免遭受更大的損害。
未簽勞動合同必須支付雙倍工資嗎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訴訟時效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股東協議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8賭博200萬流水能判多久
2020-12-27工傷申請主體該怎么確定
2021-02-05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房屋贈與后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0-12-09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合同擔保方式有哪些
2021-01-04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