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沒有強制要求用人單位一定要與新入職的勞動者約定試用期,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其實很多時候都有這方面的約定。不過對于試用期的期限,卻是有相應要求,這也是為了避免單位肆意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情況發生。那一般勞動合同試用期期限該如何確定呢?下文中律霸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什么是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試用期是指用人單位對新招收的合同制職工進行思想品德、勞動態度、實際工作能力、身體情況等進行進一步考察的時間期限。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可以規定試用期,其期限的長短由企業根據不同工種的實際情況確定,但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勞動合同中規定試用期,一方面可以維護用人單位的利益,給企業考察勞動者是否與錄用要求相一致的時間,避免用人單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另一方面,可以維護新招收職工的利益,使被錄用的職工有時間考察了解用人單位的工作內容、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等是否符合勞動合同的規定。在勞動合同中規定試用期,既是訂立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同時也為勞動合同其他條款的履行提供了保障。為了更好履行勞動合同,訂立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勞動合同之前,應當如實地介紹各自的情況,回答對方提出的詢問。如果在規定的試用期內,當事人雙方發現實際情況與對方介紹的情況不相符,有權在試用期內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二、勞動合同試用期期限是怎么確定的
試用期的期限如何確定?試用期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相互了解、選擇而約定的考察期。勞動合同當事人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的期限應該符合下面的要求:(1)勞動合同期限不滿六個月的,不得設試用期;(2)滿六個月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3)滿一年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三個月;(4)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試用期均應在六個月以下。
一定要實際結合當事人之間約定的勞動合同期限。從我國法律中的規定來看,試用期的期限范圍其實就是根據約定的勞動合同的期限來確定的,而實際的期限長度,則還需要當事人在法定范圍內做進一步的協商約定之后,才能確定下來。
2020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試用期員工福利待遇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的條款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于掛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區別
2020-12-31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兩個法律沖突怎么解決
2021-03-26股東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10交通事故同等責任怎么賠償
2021-02-02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