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是有效力的,有效的勞動合同能夠保障當事人的權益,當然勞動合同無效就會引起紛爭。那么,勞動合同無效由誰認定的呢?是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關于勞動合同效力認定的相關知識,小編做了如下整理,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
一、勞動合同的效力由誰確認?
實踐中,對勞動合同效力的確認,應當由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人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
所謂的確認之訴,是指一方當事人請求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確認其與對方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法律關系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體狀態之訴。
確認之訴有肯定確認之訴和否定確認之訴之分。申訴請求應當這樣寫:請求依法確認申訴人與被訴人之間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
《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2款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應當通過仲裁程序或訴訟程序,以裁決或判決的形式確認勞動合同無效。
二、如何認定勞動合同無效?
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自訂立之日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并非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宣布勞動合同無效。
《勞動合同法》第26條第2款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也就是說,勞動合同無效的確認機構是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
但是,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對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進行確認,只能在勞動合同當事人提起確認申請時,才能依職權進行審查。如果勞動合同當事人沒有提出確認申請,兩個機構就無法主動介入勞動關系來確認勞動合同的效力。
實踐中,一般是在勞動合同當事人因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爭議才附帶提起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的確認申請,與其他勞動爭議一樣,在程序上也應當是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先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對仲裁不服的,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無效合同的認定,除了在內容上有欺詐、損害國家集體利益或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外,當事人的資格也影響合同是否有效。合同主體不合格,比如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無效民事行為。忽略主體因素,內容再完備也只是空歡喜,因此主體資格非常重要。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沒有權利認定,應當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來確認。但前提是勞動合同當事人要提出確認申請,相關部門才能介入勞動合同效力的確認。當事人遇到勞動合同效力糾紛時,可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如何確定主從合同的法律效力
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種類?
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對人的撤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異議審查范圍有哪些
2021-03-09防范買車糾紛 律師出8招
2020-11-10有限合伙人參與合伙事務的處理嗎
2020-12-27職務犯罪刑期過半能否申請假釋
2020-12-30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離婚時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數額的確定
2021-03-06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