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是證明勞動關系存在,劃分權利義務的憑據。經雙方一致協商,是可以提前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那么,具體的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是怎樣的呢?今天,律霸小編為您詳細解答這一問題。
一、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后,雙方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義務,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者難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和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本法規定在特定條件和程序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被解除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勞動合同;
2、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是在被解除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進行;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
4、在雙方自愿、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意見,可以不受勞動合同中約定的終止條件的限制。
二、協議解除勞動合同包括兩種情形:
1、在當事人雙方均無單方解除權的情況下,經合意解除勞動合同;
2、無單方解除權的當事人在征得有單方解除權的當事人同意后,解除合同。
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動議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經濟補償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流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經雙方協商一致協商,是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但如果是用人單位主動提出協商解除的,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您對此還有其他疑問,您可以隨時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誰有權限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沒合同口頭協議工資怎么索賠
2020-11-25行政監督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0-11-29醫療官司訴訟技巧有哪些
2021-02-21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