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簽勞動合同,絕大多數是用人單位不簽,但也有勞動者拒絕簽勞動合同的時候。通常遇到勞動者拒簽勞動合同的時候用人單位該怎么辦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勞動者拒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首先,用人單位必須革新用工觀念,建立先訂合同后用工的習慣,最遲必須在一個月內訂立合同;勞動合同終止后,勞動者仍在用人單位繼續工作的,拋棄雙方可隨時終止勞動合同的觀念,也應當在一個月內續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 “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后,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實施條例》的這一規定,對勞動者拒絕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給了用人單位一個終止勞動關系的選擇權。當然,這里用人單位需舉證證明已經書面通知勞動者簽訂合同,而勞動者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因此,用人單位應當具有證據意識,在書面通知送達時應當有勞動者的簽收證據或其它可證明已經向勞動者送達書面通知的證據,否則事后可能發生爭議糾紛,而用人單位無法舉證。
那么,對于拒絕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還可以采取哪些處理方法呢?
(1)對初來應聘的可以不予錄用;
(2)對已經招收并且用工的要保留相關證據,在一個月之內向勞動者送達簽訂合同通知書,要求勞動者必須書面表示意見,書面拒絕要作為證據保存;用人單位應當在一個月內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并且不向其支付經濟補償;
(3)對已經超過一個月拒絕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除保留好有關拒簽的書面證據外,應當嚴肅向其提出不簽勞動合同是違法行為也是嚴重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隨時通知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只支付正常工資,不支付經濟補償。
一份好的勞動合同可以有效保障勞動者的權益,如果拒絕簽勞動合同,顯然是對勞動者是不利的。在發生糾紛的時候,也無法讓用人單位為自己負責。
不簽勞動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不簽訂勞動合同怎么賠償
不簽訂勞動合同有哪些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理發店沒有營業證犯法嗎
2020-11-18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車子做了抵押貸款還能再次貸款嗎
2020-11-15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非投保人告保險公司告出“創舉”
2021-01-30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