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察和仲裁機構的管轄范圍
勞動監察機構是勞動行政部門糾正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違法行為、主管勞動監察的工作機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由多方代表組成、處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爭議的辦事機構。從《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勞動監察暫行規定》的受案范圍和監察內容來看,兩者的管轄范圍有所不同,但對于用人單位錄用職工非法收費、拖欠克扣勞動者工資、不遵守休息休假制度、加班加點不支付加班費,以及對行政處分不服等,勞動者既可以向仲裁委申訴,也可以向勞動監察機構舉報。
此外,按照許多地方兩個機構的分工,一般來說,難以確定用人單位同勞動者是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的勞資糾紛案,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處理。勞動合同類案件中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群體舉報案,由勞動監察機構處理;個案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處理。用人單位同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是否有效,或因履行勞動合同中某些條款引發的勞動爭議案,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處理。用人單位因轉制、分立、合并導致原勞動合同的解除、延續、變更、連續工齡計算、新勞動合同的簽訂等原因引發的勞動爭議案,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處理。
二、勞動監察和勞動爭議的區別
勞動監察機構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在處理案件時,適用的法律法規、方法、程序、效果等有所不同。其辦案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機構性質不同。勞動監察部門是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行政管理機構,仲裁委員會是一個具有準司法性的辦案機構。
2、程序不同。勞動監察既管事后糾正,也做事先預防。而勞動仲裁屬事后糾正,不能主動介入。
3、收費不同。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仲裁時,應按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和案件處理費。而勞動監察辦案時不能向當事人收費,只能針對當事人的勞動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4、舉證責任不同。勞動監察員對用人單位的勞動違法行為必須翔實地調查取證,然后方可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理或處罰決定。而勞動爭議仲裁員不承擔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在勞動爭議當事人雙方。
5、法律效力不同。勞動監察行政處理或處罰決定書一經送達當事人,就產生法律效力。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后,只有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向法院起訴的,裁決書才產生法律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行政執法人員的素質包括什么
2021-03-15房產繼承協議書如何寫
2020-12-15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在公司交的保險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27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土地作價入股如何登記
2021-02-10土地流轉法律法規和最新國家政策是什么
2020-11-19禁養區的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房屋拆遷中,收到評估報告補償就成定數了嗎
2021-01-24回遷房質量有問題,能否拒收
2020-11-20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有哪些權利
2020-11-09拆遷安置房遺產稅怎么繳納
2021-01-05拆遷安置房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