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察和仲裁機構的管轄范圍
勞動監察機構是勞動行政部門糾正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違法行為、主管勞動監察的工作機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由多方代表組成、處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爭議的辦事機構。從《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勞動監察暫行規定》的受案范圍和監察內容來看,兩者的管轄范圍有所不同,但對于用人單位錄用職工非法收費、拖欠克扣勞動者工資、不遵守休息休假制度、加班加點不支付加班費,以及對行政處分不服等,勞動者既可以向仲裁委申訴,也可以向勞動監察機構舉報。
此外,按照許多地方兩個機構的分工,一般來說,難以確定用人單位同勞動者是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的勞資糾紛案,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處理。勞動合同類案件中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群體舉報案,由勞動監察機構處理;個案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處理。用人單位同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是否有效,或因履行勞動合同中某些條款引發的勞動爭議案,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處理。用人單位因轉制、分立、合并導致原勞動合同的解除、延續、變更、連續工齡計算、新勞動合同的簽訂等原因引發的勞動爭議案,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處理。
二、勞動監察和勞動爭議的區別
勞動監察機構和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在處理案件時,適用的法律法規、方法、程序、效果等有所不同。其辦案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機構性質不同。勞動監察部門是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行政管理機構,仲裁委員會是一個具有準司法性的辦案機構。
2、程序不同。勞動監察既管事后糾正,也做事先預防。而勞動仲裁屬事后糾正,不能主動介入。
3、收費不同。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仲裁時,應按規定交納案件受理費和案件處理費。而勞動監察辦案時不能向當事人收費,只能針對當事人的勞動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4、舉證責任不同。勞動監察員對用人單位的勞動違法行為必須翔實地調查取證,然后方可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理或處罰決定。而勞動爭議仲裁員不承擔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在勞動爭議當事人雙方。
5、法律效力不同。勞動監察行政處理或處罰決定書一經送達當事人,就產生法律效力。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后,只有當事人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不向法院起訴的,裁決書才產生法律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案件中律師作用和重要性
2020-12-22逾期的債權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5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保險理賠對方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0-12-30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