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者與單位之間怎么樣算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者與單位之間解除勞動關系唯一標準是是否存在用工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該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p>
可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是否建立勞動關系的唯一標準是是否存在用工關系,即勞動者是否實際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并接受用人單位的監督管理。這是勞動者的基本合同義務,與之對應的用人單位的基本合同義務是支付勞動者工資。
這樣一來,雙方存在勞動關系起碼需要三個基本要素:勞動者為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指示,服從用人單位的管理;用人單位按約定或法定支付了勞動者工資。?
二、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
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就勞務的提供與報酬的給付所達成的協議,遵循意思自治、合同自由和等價有償的原則,雇主與雇員之間形成的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勞務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應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
區分:
1、主體不同,勞動關系一方是符合勞動年齡并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是符合勞動法所規定條件的用人單位;而勞務關系不限于自然人與用人單位之間,還可以是單位之間,自然人之間,并且可能是兩個主體以上。
2、關系不同,勞動關系中形成的是管理與被管理、監督與被監督、指揮與被指揮的隸屬關系;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依據雙方約定所形成的一種財產關系,不存在人身的隸屬性。
3、關系的穩定性不同,勞動關系比較穩定,反映的是一種持續的生產資料、勞動者、勞動對象之間的結合關系;而勞務關系中多為一次性或臨時性的工作,一般以完成特定工作為目的。
4、待遇不同。勞動關系中勞動者除了定期得到勞動報酬外還享有勞動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各項待遇,如社會保險待遇等,而勞務關系一般只涉及勞動報酬問題,勞動報酬都是一次性或分期支付,而無社會保險等其他待遇。
如果是勞動者想主動解除勞動關系的,需要在辭職之前與單位進行協商或者是在辭職前的三十天通知單位,如果是單位想要辭退勞動者而解除勞動關系的,勞動者有過錯的,此時就不需要支付勞動者相應的經濟補償金,如果是勞動者無過錯的,此時就應支付。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三級醫療事故
2021-01-16公證委托收費標準
2021-03-20隴南武都十級傷殘賠多少
2021-01-30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留置權人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嗎
2021-03-18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交通事故理賠期限是怎么算的
2021-02-20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汽車被淹該怎么理賠
2020-11-11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云浮都楊新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不是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拆遷時能得到補償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