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辭職單位不批如何處理
勞動者辭職不需要單位批準,但須程序合法。
現實中,勞動者辭職單位以各種借口不受理、不批準,勞動者憤而離職,最后單位卻以勞動者未依法離職造成單位損失為由不支付最后的工資等,導致勞動者有苦難言。
首先明確一點,勞動者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也就是說我國法律賦予了勞動者無限辭職權。無論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主動辭職還是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過錯而辭職,勞動者辭職都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
其次,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不等于說辭職沒有任何限制,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提前30天主動辭職必須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不用書面形式。
二、辭職時單位不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由于法律的強性規定,勞動者要求辭職的權利得到保護,對于勞動者這種提前30天的辭職要求,用人單位沒有選擇權。
因此,提前告知期結束后,勞動者解除勞動生效,可以離開單位。
單位未在提前告知期內辦理交接手續而導致的損失,勞動者不予承擔。
告知期結束后,用人單位不及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為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在動十五日內為勞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給勞動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果單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責任,不支付有關費用和工資,勞動者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員工向單位提出辭職申請,這是在行使自己的解除權。一般來說雖然會需要先通知用人單位,但實際在提出辭職申請之后,并不需要單位的批準。因為提前通知單位,這是在履行法定的義務,不過法律中也沒有規定說必須要經過單位的批準,那么雙方才能解除勞動合同。
個人辭職代通知金被扣除合法嗎?
被迫辭職是否有經濟補償?
工作合同到期不寫辭職信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罪如何進行司法認定
2021-02-11醫患糾紛案件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10贈送的配件屬于產品質量問題嗎
2021-02-21餐飲服務許可證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1-20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判刑
2020-11-20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企業倒閉注銷程序是什么
2021-01-28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離婚后有關子女的探望問題如何規定?
2021-02-14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罰款額度是多少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