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休勞動關系中止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后,勞動關系是自動終止的。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根據以上法條,勞動者是否開始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是判斷勞動關系是否終止的關鍵。
二、勞動關系的特征
1、勞動是一種結合關系
因為從勞動關系的主體上說,當事人一方固定為勞動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稱為勞動者;另一方固定為生產資料所有者和勞動力使用者,稱用人單位(或雇主)。勞動關系的本質是強調勞動者將其所有的勞動力與用人單位的生產資料相結合。這種結合關系從用人單位的角度觀察就是對勞動力的使用,將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力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納入其生產過程。在勞動關系中,勞動力始終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而存在,而非產品。這是勞動關系區別于勞務關系的本質特征,后者勞動者所有的勞動力往往是作為一種勞務產品而輸出,體現的是一種買賣關系或者加工承攬關系等。
2、從屬性的勞動組織關系
勞動關系一旦形成,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要成為另一方———所在用人單位的成員。所以,雖然雙方的勞動關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但勞動關系建立后,雙方在職責上則具有了從屬關系。用人單位作為勞動力使用者,要安排勞動者在組織內和生產資料結合;而勞動者則要通過運用自身的勞動能力,完成用人單位交給的各項生產任務,并遵守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這種從屬性的勞動組織關系具有很強的隸屬性質,即成為一種隸屬主體間的指揮和服從為特征的管理關系。而勞務關系的當事人雙方則是無組織從屬性。
3、勞動關系是人身關系
由于勞動力的存在和支出與勞動者人身不可須臾分離,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力,實際上就是勞動者將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內交給用人單位,因而勞動關系就其本質意義上說是一種人身關系。但是,由于勞動者是以讓渡勞動力使用權來換取生活資料,用人單位要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等物質待遇。就此意義而言,勞動關系同時又是一種以勞動力交易為內容的財產關系。
勞動關系的終止和中止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勞動關系中止的話,那還會因為這些特定因素的消失之后恢復勞動關系。可哪種關系終止就不一樣了,在終止之后,雙方以后不管有沒有繼續合作都不會是勞務關系。所以,正常的辦理退休的這部分職工在離職的時候,公司當然無任何賠償義務。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月收入一萬撫養費給多少
2021-02-26手臂骨折工傷定級應為幾級
2021-02-28酒駕處罰新標準
2021-01-07專業離婚律師的告誡
2020-12-18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合同形式瑕疵處理
2020-11-18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可以單獨簽訂試用期合同嗎
2021-01-15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合同訂立當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