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和單位的勞動關系的存在與解除完全取決于雙方各自的意愿,如果單位趁著勞動合同到期就不想再繼續聘用該員工的,那自然他們之間受法律保護的關系就消滅了。但離職員工想要領取補償金就必須要先知道離職的時間,那么如何確認勞動關系解除時間呢?
一、如何確認勞動關系解除時間?
解除時間的確定一般取決于解除通知的方式,實踐中解除通知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勞動者直接通知用人單位的解除方式,另一種是勞動者通過提起仲裁或訴訟要求解除的方式。前一種方式由于是法律明定的方式,因此解除時間比較容易確定。但后一種方式由于法律未明確規定,因此解除時間確定起來比較困難,這體現在一方面實務中對勞動者是否可以通過提起仲裁或訴訟進行解除的通知本就認識不一,另一方面即使在肯定的主張者當中也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依據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14條規定,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期滿后,因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未辦理終止或續訂手續而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的,視為續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及時與勞動者協商合同期限、辦理續訂手續,由此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依上述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合同期滿或簽訂解除勞動合同的協議后,因單位業務繁忙,雙方未及時辦理離職手續,勞動者繼續在單位工作的,應視為當事雙方續訂了勞動合同。
依據《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15條規定:“在勞動者履行了有關義務,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出具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作為該勞動者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和失業登記,求職登記的憑證。”因此,勞動合同的解除應當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續,在解除合同的法定手續未履行或未履行完畢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依然有效存在,在此間發生工傷、生病或其他意外,除非勞動者有《勞動法》25條規定的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情況外,用人單位仍然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閱讀完上述關于“如何確定勞動關系解除時間”的相關內容,相信大家都找到了答案。實際上根據員工不同的離職方式,關系解除時間也會發生改變。另外,勞動關系解除時間直接關系到員工工作時間的長短和工資多少,并且間接的影響了員工能夠拿到多少的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農村建設,不愿意拆遷的該怎么處理
2020-12-01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沒有在第一時間認定工傷怎么辦
2020-12-25經濟糾紛律師費用誰出
2021-02-04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駁回先予執行復議申請通知書還是裁定書
2021-01-27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代理商合同特征有哪些
2021-03-06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免除車上人員責任險的事項
2020-11-21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