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每天在生活當中所面臨的各種各樣的關系,都通常稱之為民事關系。民事關系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多的,我們說像婚姻關系,勞動關系,家庭關系等這些這都是屬于民事關系當中的一種。這就可以看出勞動關系和民事關系是絕對不一樣的。下面小編就從法律的角度為大家介紹一下勞動關系民事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一、勞動關系民事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1、不平等性。
這是決定性的因素,這是因為所有勞動關系與民事關系的不同,主要由其決定,由其產生。
一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勞動者是相對過剩的社會弱勢群體,用人單位是相對經濟(包括科技等無形資產)實力較強具有承擔工作、生產、經營風險的法人單位。雙方總體上處于社會經濟地位強弱懸殊的不平等的地位。
二是勞動關系雙方在實際生產工作中有明顯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三是從勞動成果分配上看,勞動者獲取的是工資報酬及福利待遇,用人單位則追求高額回報(除了投資成本回收,還無償占有了勞動者的剩余價值)。民事關系的建立則不是以經濟實力和社會經濟地位來決定,也沒有明確的管理與被管理、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如果有成果分配,也是平等、合理的。
2、社會法律義務與風險責任不同。
勞動關系中社會法律義務和風險責任主要由用人單位承擔,勞動者由于自身沒有能力或不愿去承擔這種義務和風險,只能以個人名義加入到用人單位。主要有生產過程中安全責任,勞動者的工作、失業、養老、醫療、生育保險,以及經營不善的后果等。民事關系中雙方的風險和責任以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而轉移,沒有明顯的偏向性,一般也愿意并有能力各自承擔。
3、行政干預不同。
勞動關系中勞動行政部門主要規范的是用人單位的行為,對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民事關系中行政部門很少干預,即使有,也不是針對某一方的。
二、什么是民事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指根據民事法律規范確立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是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三、《勞動法》中所規范的勞動關系,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法律特征:
1、勞動關系是在現實勞動過程中所發生的關系,與勞動者有著直接的聯系。
2、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一方是勞動者,另一方是提供生產資料的勞動者所在單位。
3、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要成為另一方所在單位的成員,要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以及有關制度.
勞動關系和民事關系的最主要區別在于行政干預,和社會法律的風險。責任義務等這些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民事關系在處理的時候,肯定處理的結果是公平合理的。但是勞動關系不是這樣的,勞動關系是要根據自己的實力社會地位來決定經濟報酬的。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越獄后怎么判
2021-01-17實習期懷孕了怎么辦
2021-02-11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五一勞動節三倍工資有幾天
2021-01-04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