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在日常工作中非常常見,大家也是很熟悉勞動關系對自己的重要性,它是與用人單位之間的一種合同約定,在福利薪酬相關問題上不再產生糾紛,保障雙方的利益不受侵犯,但是有時會遇到意外,那公司如何否認勞動關系?下面小編就詳細介紹相關內容。
一、不必提前通知勞動者即可解除勞動關系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錄用條件是指用人單位在招用勞動者時提出的具體要求和標準。工作崗位不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提出的錄用條件和標準也不同。為了考察招用的勞動者是否符合所要求的條件和標準,用人單位一般都規定了長短不等的試用期。在試用期內,勞動者如果符合用人單位的錄用條件和標準,雙方將繼續履行所訂立的合同;如果勞動者被證明不符合用人單位的錄用條件和標準,或者被證明不能勝任合同中規定的工作崗位,用人單位就可依據規定解除與該勞動者所訂立的勞動合同,終止雙方的勞動關系。
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規章制度是用人單位為規范生產經營的過程、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而制定的內部規定。用人單位要保證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必須有相應的規則對勞動過程進行管理,對勞動者在生產經營中的行為進行管理,對用人單位的各項活動進行管理,規章制度就是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為這種管理而制定的。但是,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并不是由用人單位隨心所欲制定的,而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只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勞動紀律和規章制度,才具有合法的約束力,而與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相沖突的規章制度則不具有約束力。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不能僅僅根據勞動者有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就作出解除勞動者勞動合同的決定,而是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嚴重到一定程度、情節嚴重時,用人單位才可依法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這里的“重大損害”一般由用人單位的內部規章規定,因為企業類型各有不同,對重大損害的界定也千差萬別,故對此沒有統一的標準。用人單位在依據這一條作出解除勞動者勞動合同的決定時,必須同時掌握兩個標準:一個是勞動者的“失職”、“營私舞弊”必須是嚴重的;另一個是勞動者的行為必須對用人單位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損害。對勞動者不嚴重的失職行為或者未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行為,用人單位不能依據該規定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這里所講的實際上就是“腳踩兩只船”的行為,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同時,又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領取其他用人單位的工資,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構成嚴重影響時,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其勞動合同。
5、因《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即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其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勞動合同的。這種情形,同樣可能發生在勞動者身上,當勞動者有這種情形時,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其勞動合同。
6、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者在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下,已經不能再從事用人單位的生產經營活動,其與用人單位訂立的勞動合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在這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即使勞動者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或者被人民法院免予刑事處分,但因其行為性質的嚴重性已經超過了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前三項情形,故用人單位也可以解除其勞動合同。
本條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具體指以下幾種情況:
(1)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的;
(2)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的;
(3)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三十二條免予刑事處分的。
二、需提前通知勞動者方可解除勞動關系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1)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不同的員工情況就要按實際情況處理。如果是員工這一方的主觀原因例如無故長期不上班等損失公司利益,長期的公司協仍沒有改正的,公司就要采取措施解決,這里公司就有權利解除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部督辦案件算不算嚴重
2021-01-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訴訟時效屆滿能否重新確認債權的幾個批復附解析
2020-12-04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荒山種植承包合同
2021-01-22給政府征地要不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2020-12-21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23土地流轉拍賣須合法嗎
2020-12-12農村大力拆除空心房的原因是什么拆遷補償又是多少呢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