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是勞動者享受勞動法律法規保護的前提條件,如果勞動關系得不到認定,在法律上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最多只是雇傭關系。如果認定為雇傭關系,勞動者的權益就會大打折扣。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了關于勞動關系的形式的法律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勞動關系的存在形式
勞動關系的存在形式有二種,包括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以及事實勞動關系。
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履行勞動權利和義務時一種既成事實,客觀存在的勞動關系,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應簽訂而未簽訂勞動合同;
(二)以口頭問答代替書面合同;
(三)以其他合同代替勞動合同,如在租賃合同,承包合同,兼并合同中規定職工的安置條件和待遇問題;
(四)勞動合同期滿后,未終止或未簽訂手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五)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欠缺或部分內容違法,導致合同無效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二、勞動關系的認定
實踐中有的單位沒有簽合同,而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只要存在實際用工,就認定勞動關系存在,所以認定勞動關系存在只是個認定標準和舉證的問題。
認定勞動關系的基本標準應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著管理與被管理、指揮與被指揮、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輔助標準為:
1、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2、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條件;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勞動關系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實現這種關系的隸屬性。平等性是由勞動力市場等價交換原則決定的,表現在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或服務,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雙方之間形成的是一種等價有償的關系。但這種平等性只是體現在勞動關系建立的過程中,雙方是否建立勞動關系以及勞動關系的條件、內容可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確定。勞動關系建立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平等關系即告結束,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的職工必須服從用人單位的支配或指揮,必須遵守用人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此時雙方形成了管理與被管理、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兼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綜上所述,勞動關系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根據勞動合同建立的勞動關系,二是事實勞動關系。其中難以認定的是事實勞動關系,這需要通過勞動者進行多方面的舉證才能得到認定。對于這方面如果還有疑問,請您咨詢律霸的律師們,他們會給您更為詳細的答案。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
2020-11-09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