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雇傭關系、勞務關系是我們在就職時經常會說起和遇到的詞,他們在表面上看似是一個意思,但從法律的角度出發卻存在著很大的區別,三者可以各自代表一種就業方式,合規的或不合規的。需要注意的是,勞動合同中規定的關系種類,還很有可能影響到您就職后的福利等問題。今天,律霸就來給您講講勞動關系雇傭關系勞務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一、勞務關系
勞務關系是勞動者與用工者根據口頭或書面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約向勞動者支付勞務報酬的一種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它有如下特點:
1、勞務關系的主體雙方具有平等性,沒有隸屬性,主體之間是平等的法律關系,不管是勞務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以及履行,均是平等的,沒有管理與被管理的隸屬關系。
2、它具有當事人意思為主導的特征。作為勞務關系,它的產生、變更和消滅,以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為標志,體現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國家意志基本不干預。
3、它主要是在流通領域發生的關系,而不是在社會勞動過程所發生的關系。
二、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法律上的區別
1、從合同的主體上看。事實勞動關系的一方必須是用人單位。即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個體經濟組織,另一方是勞動者個人。勞務關系的雙方可能都是個人,或者都是單位,也可能一方是單位,一方是個人。
2、從用工雙方的關系上看。事實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有隸屬關系,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從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勞動者只是按事用人單位分配的工作和服從用人單位的人事安排。而勞務關系的雙方則是一種約提供勞務,用工者也只是按約支付報酬,雙方不存在隸屬關系,沒有管理與被管理、支配與被支配的權利和義務。這是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最基本、最明顯的區別。
3、從支付報酬的形式上看。事實勞動關系支付報酬的方式多以工資的方式定期支付(一般是按月支付),有規律性。勞務關系多為一次性的即時清結或按階段按批次支付,沒有一定的規律。
4、從法律的適用上來看。事實勞動關系中產生的糾紛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糾紛,應由勞動法來調整。勞務關系中產生的糾紛是平等主體的雙方在履行合同中所產生的糾紛,應由民法來調整解決。
5、關系的穩定上。事實勞動關系的當事人之間的關系較為穩定,反映的是一種持續性的生產要素結合關系;而勞務關系的當事人之間體現的是一種即時清結的關系。
三、勞動關系雇傭關系的區別
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是勞動領域普遍存在的兩種社會關系,兩者之間既有相通之處,也有各自特點。
1、關系主體的范圍不同。勞動關系的主體具有特定性,即一方只能是勞動者個人,另一方必須是用人單位,包括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并且作為勞動關系主體的勞動者有嚴格的限制,勞動者必須達到法定勞動年齡并具有勞動能力,而且公務員和比照公務員制度的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農村勞動者、現役軍人不能成為勞動關系的主體;勞動者為16周歲以下或女性超過55周歲,男性超過60周歲的勞動者,也不構成勞動關系。而雇傭關系的主體范圍就更為廣泛,凡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均可形成雇傭關系。
2、關系主體間的地位不同。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不僅具有平等性,而且具有隸屬關系,即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勞動者系用人單位的成員,必須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在用人單位的領導、管理下從事工作。
3、關系適用的法律性質不同。勞動關系主要由勞動法調整,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勞動法屬于社會法范疇,所維護的“勞動利益”是一種社會利益。因此,在勞動法上,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享有較多權利,承擔較少義務,而用人單位承擔較多義務,享有較少權利。用人單位必須在保障最低標準之上與勞動者協商具體的權利義務關系。而雇傭關系主要受民法調整,包括《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其對雇傭關系的規定比較寬泛籠統,主要遵從當事人意思自治,對雇傭關系主體幾乎沒有最低保障的限制。
4、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不同。勞動關系主體間發生勞動爭議后,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應當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勞動仲裁是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而雇傭關系主體之間產生勞動糾紛,則適用民事爭議處理程序,當事人可以采用仲裁或者訴訟的解決方式。當事人可根據仲裁協議或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仲裁并非訴訟的前置程序。
5、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遭受到人身損害后,相對方承擔的賠償責任不同。根據《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的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第十二條的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者侵權造成勞動者身體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由此可知在雇傭關系中,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承擔民事侵權賠償責任,而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的,用人單位則適用工傷保險進行賠付。
首先您要了解什么是勞務關系,勞務關系是這三種關系中最簡單也是最基礎的關系,它甚至不需要訂立什么書面的合同就能成立,是一種單純的關系。在勞務關系的基礎上,小編為您解釋了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您在與用人單位簽署合同時,一定要區分好這三個詞語的概念,仔細閱讀合同,不要給今后的工作留下隱患。
勞務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勞務關系的認定情形有哪些?
勞務關系中受傷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遲延履行簡介
2021-01-01經偵調查期間會抓人嗎
2020-12-14農村自留地建房需要經過地方允許嗎
2021-02-14注冊公司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20締約過失責任是什么
2021-01-05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違反三性是否導致勞務派遣失效
2021-01-16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2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