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一份好的工作,至于好的定義是什么,就是見仁見智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進入職場之后,發現自己并不適合這份工作,于是離職了。那么,入職三天離職開工資應該怎么計算呢?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入職三天離職開工資應該怎么計算這個問題。
一、工資計算方法
當月入職和當月離職的員工當月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實際出勤天數。 法律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
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一般離職手續
一般需提前30天向部門主管(或人力資源部)提交辭職報告,按公司規定執行。其他特殊行業的離職,當事人需要向該行業主管單位進行報備,如藥師離職需要向藥監局進行變更注冊手續。 正式員工離職手續辦理流程:
1、如果當事人的勞動合同還沒到期的話,需提前一個月向部門領導提出書面辭職申請和《解除勞動合同申請》,待部門領導簽署意見后報人力資源部。
2、根據當事人工作崗位,由人力資源部逐級報請,有些只需部門主管批準,有些崗位級別高的需經總經理、董事長批準后,人力資源部通知當事人的部門領導安排工作交接。
3、當事人需要按公司的《離職員工交接手續表》《工作交接明細表》和《物品交接單》內容依次交接(各公司規定不同),財務部結清借款后,經交接雙方和部門領導簽字確認后,交接工作方視為完成。
4、工資中涉及保險,人力資源部同財務部辦理保險清算,進行保險減員手續。用人單位會在15日內辦理人事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當事人應該落實辦理情況并索要相關書面辦理資料。
5、人力資源部統計其本月考勤,報上級領導批示,到工資結算日發放當事人的工資。
6、人力資源部辦理勞動合同終止手續并給當事人開出《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是到下一個新單位需要的,只要是正規大單位,一般都會要求出具的,有備無患。 如果是試用期員工,一般只需提前三天提出申請,手續辦理也相對較簡單。 通常離職程序,每個公司的規定不一樣,有的可以比這些更復雜或更簡單。
我國現行法律尚沒有關于用人單位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的完整、明確的規定,只有1999年國務院公布的《失業保險條例》從辦理失業保險登記、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角度,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勞動法》第九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也引發了勞動者再次就業應持有離職證明書、原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出具離職證明書的社會議論和呼聲。借鑒國際經驗,為維護勞動力市場秩序和勞動者的權益,本法明確了用人單位應當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證明書的法定義務。
離職員工可以向人力資源部申請填發離職證明書,人力資源部發出的離職證明書只證明離職員工的受雇日期、職位及其離職原因。一般被開除的職工是填發開除證明書而不填發離職證明書。
首先大家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不論工作了幾天,哪怕就只有一天,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工資也是需要發放的。其次,應該將一個月的工資除以計算薪水的天數,然后再乘以實際工作的天數。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小編建議可以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
用人單位沒給員工辦理離職手續有什么風險?
離職證明書需要幾份?
曠工多少天算自動離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進一步優化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
2021-03-04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法定收養與事實收養有什么不同?
2021-03-18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同居關系財產分割等糾紛可起訴
2020-11-14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合同撤銷權的行使
2021-01-20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工作2年沒簽訂勞動合同,被辭退怎樣賠償
2020-12-17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公司上訴撤回仲裁員工還能起訴嗎
2020-11-24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保險合同約定不明 超規用藥全額理賠
2021-03-01保險公司未向投保人明確說明免責條款仍應理賠嗎
2021-03-16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