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入職后,就同公司建立了勞動關系,員工享有領取工資報酬、繳納社保公積金和休假方面的待遇。有時候因為公司被兼并收購,會進行轉讓,公司的名稱、負責人會發生變化。對于員工而言,擔心的是勞動關系就此解除。那么公司轉手勞動關系怎么辦?下面小編就廣大勞動者介紹下這方面的知識。
一、公司轉手勞動關系怎么辦?
單位的所有人變換并不影響員工的勞動關系的存在,所以并不需要員工同意。如果因此需要和員工變更勞動合同,那么此時是需要經員工同意的,如果協商不一致是不得變更勞動合同的。如果以此解除勞動關系,單位需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只是公司股東轉讓,公司不變,且工作環境和待遇不變,一般沒有經濟補償的,不過,你的工作年限應連續計算。同時,若公司存在未交社保或者拖欠工資等違法行為,你可以解除雙方的勞動關系,并可要求經濟補償。
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等)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從廣義上講,生活在城市和農村的任何勞動者與任何性質的用人單位之間因從事勞動而結成的社會關系都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從狹義上講,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勞動關系是指依照國家 勞動法律法規規范的勞動法律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由此可見,按照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公司進行轉讓,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時,原勞動關系不變,員工可以繼續在新公司工作。因此,公司轉手勞動關系是不會發生變化的。不過,員工也可以就此提出解除勞動關系,這種情況下,員工一般是沒有經濟補償金可拿的。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飼養動物侵權是無過錯責任嗎
2020-11-08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留置物消滅的法律效果
2020-11-24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車禍如果私了怎么賠償
2021-03-25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