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入職后,就同公司建立了勞動關系,員工享有領取工資報酬、繳納社保公積金和休假方面的待遇。有時候因為公司被兼并收購,會進行轉讓,公司的名稱、負責人會發生變化。對于員工而言,擔心的是勞動關系就此解除。那么公司轉手勞動關系怎么辦?下面小編就廣大勞動者介紹下這方面的知識。
一、公司轉手勞動關系怎么辦?
單位的所有人變換并不影響員工的勞動關系的存在,所以并不需要員工同意。如果因此需要和員工變更勞動合同,那么此時是需要經員工同意的,如果協商不一致是不得變更勞動合同的。如果以此解除勞動關系,單位需要支付員工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只是公司股東轉讓,公司不變,且工作環境和待遇不變,一般沒有經濟補償的,不過,你的工作年限應連續計算。同時,若公司存在未交社保或者拖欠工資等違法行為,你可以解除雙方的勞動關系,并可要求經濟補償。
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等)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從廣義上講,生活在城市和農村的任何勞動者與任何性質的用人單位之間因從事勞動而結成的社會關系都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從狹義上講,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勞動關系是指依照國家 勞動法律法規規范的勞動法律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由此可見,按照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公司進行轉讓,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時,原勞動關系不變,員工可以繼續在新公司工作。因此,公司轉手勞動關系是不會發生變化的。不過,員工也可以就此提出解除勞動關系,這種情況下,員工一般是沒有經濟補償金可拿的。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財產損害賠償民事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9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屋算婚后財產還是婚前
2020-12-17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拆遷安置房屋一般分為哪幾種
2020-12-01以拆除違章建筑來拆遷怎么辦
2020-12-09宅基地上的商鋪如何拆遷補償
2021-02-22在自家承包地搭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0-12-07項目征用土地報批的程序是怎樣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