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較靈活的用工方式,勞務派遣用工是勞動合同用工的補充形式。國內企業勞務派遣適用國內法,對于外企勞務派遣用工中出現的法律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律霸為您具體分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外企勞務派遣用工中出現的法律問題
(一)濫用勞務派遣
我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然而,在實際的操作中,外企由于勞務派遣本身的優勢帶來的利益驅動,對原本不應采用勞務派遣用工方式的崗位也轉為勞務派遣,以逃避用人的責任。
其中,典型的濫用勞務派遣方式為“逆向派遣”,也成為“虛假派遣”,即勞動者原本就與用人單位存在直接的勞動關系,用人單位為了逃避用人責任,強迫勞動者轉變身份,先采取各種手段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再讓這些職工與本單位指定的勞務派遣單位重新訂立勞動合同,并由該派遣單位再將這些職工派回單位工作。通過逆向派遣方式建立的實際上是一種虛假的勞務派遣用工關系。
(二)侵犯勞務派遣用工的合法權益
外企勞務派遣用工過程中,不僅出現濫用勞務派遣、對本不應實施勞務派遣的情況也使用勞務派遣的情況也使用勞務派遣用工方式的問題,同時,還存在同工不同酬的問題、社保問題、女工權益保護等問題,甚至出現了虐待勞務派遣用工的現象。
二、對外企勞務派遣用工的建議
首先,勞務派遣用工方式將降低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從而降低其對企業的忠誠度,由此可能增加員工隊伍管理上的難度,甚至面臨商業秘密被泄露的風險以及業務上的風險,不僅達不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反而可能給企業造成更大損失。
其次,使用勞務派遣用工方式不利于提高員工隊伍的整體技術素質。在職業培訓上,很難期望勞務派遣單位對分散在各個工作場地,大量不同技能、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崗位需求的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而從外企的角度來講,也不愿意對不屬于自己的員工增加投入以提高其勞動技能,因而勞務派遣很可能成為外企的一種短視行為,不利于外企的長足發展。即便外企愿意為勞務派遣工投入培訓成本,但是由于雙方不存在直接勞動關系,外企并不享有作為用人單位所應具有的部分權利。
最后,由于《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二條規定“給被派遣者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由此給外企使用勞務派遣用工帶來連帶責任風險,例如,勞務派遣單位未及時為勞務派遣工辦理工商保險,發生工傷后又無力支付高額工傷保險費用的,用工企業要承擔連帶責任,要替勞務派遣單位支付費用。更為嚴重的情況是,如果勞務派遣單位倒閉或被撤銷,用工企業則要求承擔起所有對勞務派遣工的法定義務。
勞務派遣工也能享受高溫補貼
派遣工不能向用工單位辭職 ?
簽訂勞務派遣合同注意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商標所有權與使用權能分離嗎
2020-12-05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復婚后再次離婚財產如何分
2020-11-22彩禮錢屬于女方個人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0-12-30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遺贈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8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什么是繼承恢復請求權?
2020-12-24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