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撤訴后,勞動者可以再申請勞動仲裁。但是勞動者申請仲裁,已過仲裁時效,用人單位可以援引仲裁時效抗辯,而使勞動者部分主張不被支持。”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申請仲裁會導致仲裁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撤訴后,勞動者可以再申請勞動仲裁。但是勞動者申請仲裁,已過仲裁時效,用人單位可以援引仲裁時效抗辯,而使勞動者部分主張不被支持。
羅浩律師建議:為了緩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資沖突,國家設置了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的程序,希望通過勞動仲裁將大部分勞動爭議在仲裁階段解決。勞動者應注意申請勞動仲裁的仲裁時效,各地對于不同的仲裁申請,可能有不同計算仲裁時效的方法,勞動者最好在勞動爭議發生后,第一時間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仲裁時效】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不過,大家不要認為:既然撤訴后,還能再訴,就可以在勞動仲裁期間隨意撤訴。因為盡管申訴人撤訴時,可能還享有再訴的權利,但撤訴時的仲裁費是由申訴人承擔的,申訴人撤訴的次數越多,負擔的仲裁費也越多。所以,申訴人不要輕易撤訴,最好是在自己的權利實現以后,再決定撤訴,只有這樣,才能既能免打官司耗資費力,又能順利地、經濟地實現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目的。
并不是所有的請求勞動仲裁都是受理的。比如住房公積金糾紛,勞動仲裁并不受理。那么,一個申訴人在確定仲裁請求時,就應當知道這些情況。不過,就社會保險爭議糾紛而言,如果你在仲裁時沒有提出來,直接去法院訴訟的話,法院也是不受理的。確定申訴請求有大學問。勞動爭議案件有多種,每一種勞動爭議案件的申訴請求的確定方法都有不同,但是確定的原則有以下幾種。對于那些仲裁不受理,法院也不直接受理的請求,可以在仲裁時堅持申訴,然后仲裁完了之后,再去法院訴訟。當然,這種方法有點迂回,不過,這也是在目前仲裁機關與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圍不銜接、不統一的這個法治大環境下,為了充分維權,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民事案件移送管轄審限
2021-02-06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企業法律顧問要求通過法考嗎
2021-03-21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交通事故占據七成的主責任方如何賠償
2021-02-08包辦婚姻與買賣婚姻有何異同
2020-12-29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方法是什么
2021-02-28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哪些情形承包人可以停緩建
2021-03-12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保險人對免責條款未履行提示說明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