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撤訴后,勞動者可以再申請勞動仲裁。但是勞動者申請仲裁,已過仲裁時效,用人單位可以援引仲裁時效抗辯,而使勞動者部分主張不被支持。”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申請仲裁會導致仲裁時效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撤訴后,勞動者可以再申請勞動仲裁。但是勞動者申請仲裁,已過仲裁時效,用人單位可以援引仲裁時效抗辯,而使勞動者部分主張不被支持。
羅浩律師建議:為了緩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勞資沖突,國家設置了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的程序,希望通過勞動仲裁將大部分勞動爭議在仲裁階段解決。勞動者應注意申請勞動仲裁的仲裁時效,各地對于不同的仲裁申請,可能有不同計算仲裁時效的方法,勞動者最好在勞動爭議發生后,第一時間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仲裁時效】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不過,大家不要認為:既然撤訴后,還能再訴,就可以在勞動仲裁期間隨意撤訴。因為盡管申訴人撤訴時,可能還享有再訴的權利,但撤訴時的仲裁費是由申訴人承擔的,申訴人撤訴的次數越多,負擔的仲裁費也越多。所以,申訴人不要輕易撤訴,最好是在自己的權利實現以后,再決定撤訴,只有這樣,才能既能免打官司耗資費力,又能順利地、經濟地實現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的目的。
并不是所有的請求勞動仲裁都是受理的。比如住房公積金糾紛,勞動仲裁并不受理。那么,一個申訴人在確定仲裁請求時,就應當知道這些情況。不過,就社會保險爭議糾紛而言,如果你在仲裁時沒有提出來,直接去法院訴訟的話,法院也是不受理的。確定申訴請求有大學問。勞動爭議案件有多種,每一種勞動爭議案件的申訴請求的確定方法都有不同,但是確定的原則有以下幾種。對于那些仲裁不受理,法院也不直接受理的請求,可以在仲裁時堅持申訴,然后仲裁完了之后,再去法院訴訟。當然,這種方法有點迂回,不過,這也是在目前仲裁機關與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圍不銜接、不統一的這個法治大環境下,為了充分維權,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辭退錄音可以當證據嗎
2020-12-04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發生車禍后保險理賠的順序怎樣
2021-01-07收取支票時需要提防哪些“支票陷阱”
2021-02-23刑拘后多久能探視
2021-02-22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公司支付給個人勞務費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0-12-28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保險公司以保險未生效拒賠合法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