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后就受到了法律的保護,所以如果在這之后出現了勞動糾紛的話,那么是可以依據法律來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因為通常來講,出現勞動糾紛的話,大家都會選擇勞動仲裁這種方式,當然也會有人選擇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直接判決的這種方式,那么在現實的操作當中,勞動仲裁和法院訴訟有什么樣的區別?兩者的效率都是什么樣子的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問題。
一、勞動仲裁和法院訴訟的區別是什么:
1.勞動仲裁和法院訴訟最根本的區別就是兩者的順序不一樣,勞動仲裁在先,法院起訴在后,如果想要向法院起訴的話,必須事先已經經過勞動仲裁部門的仲裁,然后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2.所以勞動仲裁具體來講就是由我國勞動法規定的,由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對于當事人提出的申請來給出一個判斷,這個判斷是比較公正客觀的,當然當事人也可以不服這一個判斷,在進行仲裁之后依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來進行最終的判決。
3.在一般情況之下,在提起勞動仲裁,并且得到仲裁結果的時候,這個事情就是已經可以解決了,因為仲裁機關的判斷相對來講是比較權威的,不過如果沒有經過勞動仲裁這一個手段的話,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是不太合理的,因為這是對于我國解決問題的解決資源的一種浪費。沒有辦法使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從而提高效率,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建議大家這么做的。
二、在我國,勞動仲裁部門可以就一下幾個問題發起仲裁。
第一個,是確認勞動關系方面。
在勞動關系方面的確認,以及雙方對于合同具體內容的確認,如果沒有達成共識的話,就可以向勞動部門來提起勞動仲裁,此時,專門的仲裁員就會對簽訂合同本身的有效性,雙方主體是否合格等等來做出一定的判斷,在這些判斷作出之后,就可以知道勞動關系是否發生了。
第二個,是終止變更或者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相關問題。
1.勞動合同在訂立的時候會出現問題,在其他后續的步驟之上也會出現問題,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解除合同,那么是不是雙方的違約行為造成的,如果是的話,就要提起一定的賠償,在賠償數額和賠償的標準之上會出現一定的分歧,那么此時又需要仲裁機關的介入,讓仲裁機關來確定賠償數額和賠償標準是什么樣子的。
2.仲裁機關介入了之后會給出一個仲裁書,那么被仲裁為應當負有義務的一方就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如果覺得這個仲裁有失公正的話,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不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時候,一定要把之前仲裁部門發布的仲裁報告一同提交上去,這對于法院的判決是一個參考性的文件。
以上就是關于在我國勞動仲裁和在法院訴訟有著什么樣的區別,其實兩者都是解決勞動糾紛的手段,只不過應用的順序不一樣而已,應當先進行勞動仲裁,然后再進行法院訴訟。
勞動者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民事訴訟法涉外仲裁的概念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職工不服勞動仲裁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對加倍索賠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9欠款未到期能否行駛不安抗辯權
2021-01-08貴州安順車禍傷殘評定為十級的應陪償多少錢
2021-01-31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拐賣婦女兒童罪
2021-01-31交通事故要求賠償怎樣訴訟
2020-12-10交通事故訴訟時效起算時間
2021-01-11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