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誰有權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職工在工作過程中受傷的,必須要先經過工傷認定,確定屬于工傷的,那么才能獲得相應的賠償。至于最后能夠獲得多少賠償,還要看實際造成的損害是怎樣的。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本人或其直系親屬、用人單位的工會組織或其上級工會組織均有權向所在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委托的有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因交通事故、失蹤、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傷害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導致不能在規定時限內提出申請的,經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時限,但最長不得超過九十日。如果用人單位在以上時間內未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二、哪些情形不能認定為工傷
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第16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這一修訂,與2011年7月1日施行的《社會保險法》第37條的規定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與原有的工傷認定制度相比,2011年1月1日以后,過失犯罪和違反治安管理造成的工傷事故,將可以作為工傷享受相關待遇;而工作時因吸毒造成傷亡的,將不能按工傷處理。
三、工傷認定的申請時限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綜合上面所說的,只要是屬于工傷的都是可以做工傷認定的,而且在認定的時候就需要符合條件的人來進行提出,并且提交工傷認定的所有材料,只要工傷認定結果一出來,在規定的時間之內還可以做工傷鑒定,從而可以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個人申請工傷認定提交哪些材料
工傷認定的條件是什么
最新工傷認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能否基于不安抗辯權解除合同
2021-01-03醫療事故有什么行政責任
2021-02-15會計處理企業擔保問題有哪些要點
2020-12-19對交通行政處罰不服的怎么做?
2021-02-09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格式合同都屬于要式合同嗎
2020-12-10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