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報工傷的目的是什么?
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用人單位用工風險,保障受傷職工得到合理賠償。具體情況如下:
1、工傷保險作為社會保險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施的,是國家對職工履行的社會責任,也是職工應該享受的基本權利。工傷保險的實施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標志和成果。
2、實行工傷保險保障了工傷職工醫療以及其基本生活、傷殘撫恤和遺屬撫恤,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職工和家屬的后顧之憂、工傷補償體現出國家和社會對職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3、建立工傷保險有利于促進安全生產,保護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工傷保險與生產單位改善勞動條件、防病防傷、安全教育,醫療康復、社會服務等工作緊密相聯。對提高生產經營單位和職工的安全生產,防止或減少工傷、職業病,保護職工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4、工傷保險保障了受傷害職工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妥善處理事故和恢復生產,維護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維護社會安定。
二、《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工傷鑒定的作為是確實該傷害情況是否可以認定為工傷,對于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是可以享受到工傷賠償的,勞動法中也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的標準為員工購買工傷保險,如果未購買工傷保險的,則相關賠償由用人單位自行承擔。
工傷索賠申請書該如何寫
工傷傷殘鑒定的費用該由誰出
工傷仲裁處理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贈與房產離婚時房產如何分割?
2021-03-16公司注銷工資未結清怎么辦
2020-12-27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5個人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保護期限
2021-03-21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保險法修改可圈可點
2021-01-16人壽保險理賠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