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者在醫療期內,享受什么待遇
關于醫療待遇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醫療期內職工享受的待遇,第二種是醫療期屆滿后享受的待遇。
第一種待遇是在醫療期內,企業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且應當支付給職工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其中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助費可以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但是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醫療待遇按照企業參加醫療保險待遇的相關規定來支付。
第二種待遇是在醫療期滿后,職工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也不能夠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單位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以書面的形式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本人,并且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和醫療補助金;經濟補償的標準按照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來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的經濟補償;關于醫療補助金,一般情況應以不低于六個月的工資標準來支付。
二、醫療期如何計算
根據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4條規定。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
如:享受三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三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其他依此類推。
職工得病了的,用人單位需要按照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給予其一定時間的醫療期,但通常醫療期最多不能超過24個月。而在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能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1條和第40條的規定,與解除與職工的勞動合同,另外還需要按照有關規定支付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雖然允許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但卻不得低于最低工資的80%。
醫療期到解除勞動合同嗎?
醫療期勞動者的工資怎么計算
醫療期滿病假期間解除勞動合同后如何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骨折算不算工傷
2021-02-06故意傷人立案后要怎么處理
2020-11-22什么是收益性股權融資
2020-12-01不動產抵押未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1-01-14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飛機行李延誤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推薦最佳車險方案
2021-03-01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