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待遇賠付中的模糊概念平均工資怎么算?
《工傷保險條例》確定的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的平均月繳費工資。社會保險機構在征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發放多種社會保險待遇時,都是以繳費工資作為計算依據的。對單位而言,社會保險費用的繳納,以單位的工資總額為基數;對職工個人而言,則是指由社會保險費征繳部門核定的本人工資為基數。
為了縮小社會工傷保險待遇水平的差異,在計算本人工資時,需要縮小過高與過低收入人群的繳費差異。《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二、工傷賠償內容有哪些
(一)用人單位負責賠償的部分
1,停工留薪期工資(工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
2,護理費(護理人工資或護工工資)
3,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
(二)工傷保險基金負責賠償的部分
1,交通費(實報實銷)
2,伙食補助費
3,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4,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5,醫療費;輔助器具費 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離退休5年內的,如果勞動者不是因為勞動合同法38條為理由而提出解除的每年遞減20%
三、工亡待遇標準
1、喪葬補助金=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2、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
配偶=工傷職工生前本人工資×40%,其他親屬=工傷職工生前本人工資×30%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在申請工傷賠償的過程中,需要受害人將工傷鑒定、住院花銷收據證明、住院期間的護理費、伙食費等記錄都一一收集好,提供給單位進行賠償。工傷賠付時間較長,受害人在支付一些醫療費、伙食費時需要自行墊付,等賠償下來后會有具體的明細。
工傷認定不成功能否用醫保報銷?
工傷傷殘鑒定的費用該由誰出
勞務關系中出現工傷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0-12-28離婚凈身出戶協議寫明不出撫養費是否合法
2020-11-14多個股東公司財產混同是如何的
2020-12-08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勞務外包的流程有哪些
2021-01-05勞動仲裁由誰來裁決
2021-03-19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三)
2021-01-02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小區強行違建物業可以強行拆除嗎
2020-12-06房屋拆遷公房有拆遷補償嗎
2021-01-31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法定程序到底是什么
2021-01-30對于禁養區劃定及拆遷補償,該如何獲取
2021-01-02眉山農村房屋拆遷補償
2021-02-19江蘇傳統村落保護辦法:擅自拆除傳統建筑將被追責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