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法對工傷待遇是怎樣規定的?
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用人單位分立、合并、轉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原用人單位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承繼單位應當到當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變更登記。 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職工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承擔。 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 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依法撥付應當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二、 法律依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勞動法對工傷待遇的規定是非常明確的,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傷殘情況后,應當嚴格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來對工傷待遇進行賠償,在司法實踐中,勞動者的工傷傷殘情況沒有得到賠償的,可以向用人單位要求合理的認定,也可以進行訴訟來解決。
工傷待遇中如何計算工資基數
最新工傷待遇標準
臨時工享受工傷待遇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合同侵權責任如何賠償
2020-12-16貸款擔保一定要抵押物嗎
2020-11-22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民事法律規范都包括哪些
2021-02-10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決定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3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人身保險理賠難嗎
2021-01-21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