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過工傷待遇仲裁申請時效勞動局有權不受理嗎?
超過工傷待遇仲裁申請時效勞動局是有權不受理的。仲裁時效是權利人通過申訴程序請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保護其勞動權利 的有效時限。在規定的期限內,根據權利人請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其勞動權益予以保護,對義務人應履行義務予以裁決強制履行。如果權利人不主張權利,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有權不受理。
二、目前我國對工傷賠償仲裁時效的有關規定
我國先后制定的有關勞動方面的法律,對仲裁時效期限的規定措辭有所不同。
1、1993年7月6日國務院頒布的《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2、1995年實施的《勞動法》第82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3、2008年5月1日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7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由此可知,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經過了從六個月到六十天再到一年的演變過程,而仲裁時效的起算點,也經過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到“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再回到“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的演變過程。
何謂“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法律并沒有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對“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的多種情形均作出了規定,但遺憾的是,該司法解釋并沒有規定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工傷賠償的情形。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工傷爭議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6]28號)第1條規定:“目前勞動行政部門對處理勞動者工傷申訴沒有時效的 規定。如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傷認定及可否享受工傷待遇發生爭議,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只要符合勞動爭議的受案范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 會不應不加區別地將職工負傷之日確定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而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受理和處理”。
員工在工作期間受傷的,是可以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拿到一定的補償金的,但是如果對于補償的金額或者其他事項有不滿意的可以向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但是申請勞動仲裁必須在要求的時效內,如果超過了仲裁的申請時效沒有特殊做說明的,勞動局在之后是有權不進行受理的。
工傷待遇中如何計算工資基數
最新工傷待遇標準
提出工傷待遇申請流程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的條件
2021-01-25醫鬧入刑的能與不能
2021-01-18如果十級傷殘還在原單位工作怎么算賠償
2021-03-16涉外婚姻可以單方離婚嗎
2020-12-07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訴訟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4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保險保全業務流程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保險合同權利轉讓書怎么寫
2020-11-11理賠的近因原則
2021-01-09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住改非拆遷,國家有沒有統一的補償標準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