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是指身體因為外來的侵害物或者先天性疾病而導致的肢體或者重大器官的缺失,沒有工作即沒有生活來源,但并不代表沒有勞動能力,誤工費是指受害人遭受到外來的意外傷害時,受到損害,無法正常工作,保險公司會給予一定的誤工費用,那么,殘疾人無工作誤工費法院怎么判?
殘疾人出現人身損害,有誤工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第二款:“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的規定,主要是針對受害人在定殘之前已完全治療終結,既無需進行二次手術,也無需其他治療,僅因受傷可能致殘并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情形。該條使用的前提是“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此時受害人的誤工損失,實際上就是受害人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造成的損失,與定殘后殘疾賠償金的賠償內容是一致的。但殘疾賠償金與二次手術期間的誤工損失不能等同。殘疾賠償金賠償的是受害人客觀上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損失。而二次住院期間的誤工損失是受害人在有勞動能力或存在部分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因需住院治療而無法勞動造成的損失。二者的賠償內容不同,不能用殘疾賠償金來替代二次住院期間的誤工損失。
但是,又不能全額支付二次住院期間的誤工損失。因為各省市的死亡、殘疾賠償金是以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標準計算的,而誤工費的計算標準以受害人是否有固定收入,若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但是職工的平均工資一般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職工的平均工資與人均可支配收入又有交集部分。根據保險法的公平原則,若全額支付誤工費,則有重復計算之嫌,故應扣除繼續治療期間的殘疾賠償金。
但是他要完成日常生活的自理或者一些家務活動,因此,殘疾人有一定的誤工費用,并且按照當地的平均收入以及工資收入來衡量計算,法院也應該依法判給殘疾人一定費用。
誤工費賠償工資證明怎么開
沒有工作的人能否要求誤工費的賠償?
2020最新誤工費和陪護費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征地評估機構該由誰挑選
2021-01-18引誘他人涉黃犯罪會怎么判
2021-03-09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