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證明對象具體指的是什么
證明對象,即待證事實。是指訴訟中需要用證據加以證明的事實。包括實體法事實和程序法事實。實體法事實指對解決案件實體問題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刑事訴訟中是指有關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和有關的犯罪個人情況及犯罪后的表現。在民事和行政訴訟中,實體法事實是指對解決民事糾紛或行政爭議具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包括當事人之間所爭執的法律關系是否發生、變更或消滅的事實(含事件和行為)以及當事人的身份及其相互關系。
1、實體法方面的事實
(1)有關犯罪構成要件方面的事實
將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進一步具體化,可以分為:①犯罪事實是否發生;②犯罪行為是否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實施;③犯罪行為的實施過程,包括犯罪的時間、地點、手段、方法等;④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包括危害后果與犯罪行為之間有無因果關系;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有無刑事責任能力;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的主觀罪過,包括故意和過失以及犯罪動機和目的等;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依法應否追究刑事責任。訴訟理論界為指導司法實踐,將上述需要證明的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概括為“七何”要素,即何人;何事;何時;何地;何方(法);何因;何果。
此外,還要注意查明排除行為違法性、排除行為可罰性和排除行為人刑事責任的事實。排除行為違法性的事實主要是指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等;排除行為可罰性的事實主要是指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情形;排除行為人刑事責任的事實主要是指行為人因不到刑事責任年齡而無刑事責任能力,
(2)作為從重、加重或者從輕、減輕、免除刑事處罰理由的事實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個人情況和犯罪后的表現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個人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家庭出身、本人成分、文化程度、民族、職業、住址、工作經歷、是否受過刑事處罰或者其他處分,一貫表現,等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后的表現主要是指犯罪后是否有自首、坦白或者立功等悔改表現,或者是否有逃跑、毀滅證據、串供、抗拒審訊等情形。這些情況雖然與是否構成犯罪無關或者無直接關系,但與量刑有關系,也是刑事訴訟證明需要查清的事實。
證明對象,在有關的法律操作中的是一項必須要操作的過程,所以有關的當事人需要合理的進行問題的闡述,這樣自己的證明對象才會有足夠的證據進行處理,在事情解決的過程中的可能會觸犯有關人員的利益,所以自己需要做好 協調減少沖突。
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有哪些
家庭貧困證明模板
家庭貧困證明材料有哪些,哪些收入不計入家庭收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參加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聘請常年法律顧問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2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區別
2021-03-08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定額發票有效期是多長時間
2021-02-08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工傷賠償標準2020年
2021-01-04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