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使探望權應注意什么
行使探望權有一些注意事項是大家必須了解的,比如:
1、探望兩周歲以下的子女,應多考慮直接撫養子女一方的工作、住所、生活情況,主要以該方的方便為原則,探望時間不宜過長,探望次數不宜過多。探望方式上以雙方在場較好,如探望一方要求帶子女外出、脫離對方,應事先經書面確定或取得對方書面同意。
2、探望兩周歲以上十周歲以下的子女,應多考慮子女的日常起居、生活習慣、學習時間,結合雙方的住所地,以選擇子女所在地或幼兒園、學校或公共游玩場所為探望地,探視時間應適當加長,探視次數應較兩周歲以下的加多,探望方式上可適當允許帶子女外出,但不宜時間過長,地點過遠。
3、探望十周歲以上的子女,應充分尊重子女的意見,并考慮子女的生活、學習時間安排,考慮雙方的住所地,選擇適宜的地點,探視時間和次數以及是否允許帶子女外出應以子女意見為主,并可以考慮在寒、暑假加長、加多探視時間及次數。
二、探望權可以終止嗎
從保護子女的利益出發,《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
權利人范圍相對較寬,一旦出現因探望而導致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況,可以有更多適格的主體向法院尋求救濟,從而更好地實現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
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方及其他負擔撫養、教育之責的法定監護人提出中止探望權請求的,應當舉證證明出現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定中止事由。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父或母探視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由此看出,《婚姻法》將中止探望權行使的法定事由概括地規定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即探望給子女的身心造成損害。根據司法實踐,其情形主要有:
1、探望權人是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
2、探望權人患有嚴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3、探望權人在行使探望權時對子女有侵權行為或者犯罪行為,損害子女利益的;
4、探望權人與子女感情嚴重惡化,子女堅決拒絕探望的;
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探望權是法律賦予的一項實體權利,有關探望權的中止和恢復,并非是對權利的實質性處分,只是暫時性地加以限制。由于中止探望權的行使事關當事人的權利及子女的健康成長,辦案人員需慎重對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行政執法過錯情節
2021-02-23公司注冊資金要實繳嗎
2020-11-14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需要做保險代理人經營有什么要求
2021-03-25什么是房屋被拆遷人
2021-01-14縣政府未批先占怎么辦,應該向什么部門舉報
2021-01-24裁決機關確定的作價補償不合理如何處理?
2021-02-18我種的青苗,補償卻給了村里,這合理嗎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