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判決時間是多久?
一審法院的正常審理期限(一般為2個月,至遲不超過3個月,特殊情況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八條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八條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一審案件常見的審限應當在三至六個月。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辯護詞應該怎么寫?
(一)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表意見;認罪態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四)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五)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行為跟妨礙公務的做法是有區別的,因為像這種案件的起因還是源于民事糾紛,像是刑事判決的話,判決書下來以后罪犯直接服刑即可,但民事判決書,是當事人必須要自覺履行才行,但拒不履行的也不是沒有任何處罰措施。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該怎么處罰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代還欠款又食言 債權人該向誰要欠款
2020-11-23什么是醫療糾紛
2020-12-20孕婦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12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什么是商業匯票轉貼現?
2020-12-10車禍受傷后的索賠流程
2020-11-20一審承認的事實二審不承認怎么辦
2021-03-25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2020疫情期間允許公司辭退員工嗎
2020-11-15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