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千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現實中老賴卻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人們對此無可奈何,老賴卻氣焰日盛。那么本次小編要介紹的內容是,什么是拒絕履行,拒絕履行的構成要件有哪些?歡迎大家閱讀和向我們有關的專人人士咨詢自己的疑問。
一、什么是拒絕履行
拒絕履行,又稱“毀約”是指:債務人能夠履行卻不法地對債權人表示不履行。 債權為請求權,債權人的請求權是針對于債務人的特定的行為行使的,債務人的義務也正是此特定的行為,此債權人得為請求及債務人所應實行的行為即為給付。在不當得利之債中,給付是不當得利人應返還不當得利的行為;在無因管理之債中,給付是本人應償付管理人在管理活動中支出的必要費用;而在合同之債中,由于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常常互為債權人和債務人,雙方當事人的行為都為給付。當然,給付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是不作為,即不為一定的行為,如債務人不得泄露技術秘密等。
二、拒絕履行的構成要件
1、須有合法有效的債務存在這是拒絕履行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合法有效的債務關系存在,就無所謂拒絕履行的問題。
2、須履行仍為可能。 如果履行已陷于不能,則為履行不能,只有在可能履行債務的情況下,債務人拒不履行債務的,才構成拒絕履行。
3、須債務人有拒絕履行債務的表示。 債務人的拒絕履行的表示,或者是明示的,或者是以行為的方式為之。無論以何種方式,債務人向債權人所表達的不履行債務的意思都是明確、肯定的。
4、須債務人主觀上出于故意。即債務人明知存在債務并且能夠履行債務而不履行。債務人的故意由法官依具體情事作出判斷,無需債權人舉證。債權人只須證明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即可。
5、債務人拒絕履行債務無正當理由。 債務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債務的,才能構成拒絕履行。如果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是因為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或者是因為所附條件未成就,或是因為債務履行期限未到,則為正當行使權利或有正當理由,不構成拒絕履行。
以上就是小編介紹的什么是拒絕履行的相關內容,以及拒絕履行的構成要件。通過上述,可以知道拒絕履行是什么,也了解了拒絕履行的情況有哪些,這些規定的了解有助于我們保護自己的權益,也讓老賴無機可乘。感謝大家的閱讀,也歡迎大家想向我們的專業人士提出你們心里的疑惑。
執行程序中計算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適用的司法解釋
合同不能履行的補救措施有哪些
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的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案犯在逃能被判嗎
2020-12-28營業執照的法人作用
2021-03-14房屋拆遷補償協議需要公證嗎
2021-01-27對驗房結果不滿意怎么辦
2020-11-27被家暴離婚財產怎么判
2021-02-20交通死亡補償費計算依據
2021-01-23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非婚生子女如何認領
2021-01-11開發回遷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2020-12-25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