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25日,何某經人介紹到一建筑公司某工地木工班工作,口頭協議按3元/小時計發工資。2004年3月8日,該工地木工班組長鐘某認為何某工作懶散、不聽指揮,讓何某3月9日來工地結算工資后“不要再做了”。3月9日何某如約到工地結算工資時,該工地另一負責人孫某讓何某撤外模,何某遂按照孫某分配的任務繼續留在該工地做工。3月10日上午9時30分左右,何某在撤外模過程中,不慎被撬棍軋傷左腳2、3、4跖骨,住院治療,建筑公司支付1000元醫療費后就不愿意再承擔工傷責任。何某于2004年5月23日向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該建筑公司稱,3月8日鐘某已告知何某“不要再做了”,從3月8日起何某與建筑公司就已不存在勞動關系,3月10日何某的受傷不屬于工傷。
該縣勞動保障局經過調查取證后,認為何某與建筑公司事實勞動關系成立,鐘某3月8日對何某的口頭告知,并不構成建筑公司與何某勞動關系的解除。2004年6月17日,該縣勞動保障局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認定何某3月10日的受傷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傷,認定為工傷。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事實勞動關系是否成立。
當前很多規模較小民營企業在使用雇工時不簽訂勞動合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在工傷認定中經常因勞動關系是否成立發生爭議。認定事實勞動關系,要明確一點,事實勞動關系缺少的只是勞動合同這一法定外在形式要件,但具備勞動合同確立勞動關系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三點:(1)特定主體。一方是用人單位,一方是勞動者,不能雙方是公民個人,也不能雙方是用人單位;(2)主體地位特殊。勞動者加入用人單位,成為其中一員,二者關系具有從屬性,勞動者從事職業勞動,用人單位支配勞動力,勞動者服從管理并負有完成生產任務等義務;(3)報酬支付方式特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報酬,多是以工資形式,持續、固定、定期出現。
在本案中,爭議雙方主體構成要件成立。2月25日以后何某就是建筑公司一員,鐘某對何某說“不要再做了”是代表建筑公司行使對何某的管理權力,事實證明何某以后繼續留在建筑公司,并沒有解除勞動合同;建筑公司按3元/小時給何某計發報酬,構成工資。因此,何某與建筑公司的事實勞動關系成立,該縣勞動保障局作出工傷結論依據的事實清楚、法律適用正確、程序合法。
為防止類似事情發生,勞動者應了解自身的合法權益,不要同雇主簽訂含有不合法條款的合同或協議,如果發現雇主強迫員工簽訂這樣的協議,勞動者可以拒絕,并要求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資股東什么意思
2021-02-21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21在一起住多久算重婚罪
2020-11-08輕微交通事故起訴律師費誰給
2020-11-14公司設立執行董事任期幾年
2021-03-15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