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履行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從現代保險立法趨勢看,各國立法例均不同程度地確立了未告知之重要事實與保險事故之發生間的因果關系調整模式。例如德國保險契約法第21條規定:“保險人于保險事故發生后解除契約者,若告知義務之違反與保險事故之發生及保險人之給付范圍無關,則保險人仍負有給付義務。”我國《保險法》第17條對于違反告知義務的處理,因是否出于故意而有所不同:出于故意,不論未知事項是否與保險事故的發生有直接影響,一律可由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非出于故意,則僅限于未告知事項與事故發生“有嚴重影響”時,保險人才能解除合同。原則上,該規定值得贊賞。考慮了投保人的主觀心態出于故意時之惡性嚴重,故不須要求未告知事項與事故發生之間有因果關系,以示對其嚴加懲罰;但投保人因過失違反時,須要求未告知事項對事故發生“有嚴重影響”。不過,應將“嚴重影響”解釋為告知之重要事實與保險事故之發生間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以符合現代保險立法之演進趨勢。
對于投保人隱瞞或遺漏,或者過失為錯誤說明,不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提高保險費率,而且不影響保險事故的發生及投保人無過失的情形,對于保險合同的效力不發生影響。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一方能否可以重大誤解為由主張變更或撤銷合同,或以未達成合意為由而主張合同不成立呢?筆者認為,除以保險利益原則來判斷合同是否有效外,不得引入重大誤解或錯誤為由,主張保險合同不成立或可撤銷,否則將違背保險提供保障的基本精神。
二、告知義務免除的情形有哪些
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而且保險人對保險具有豐富經驗,投保人并不應負擔無限告知的義務。保險法中應明確規定“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的事項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知道的有關保險標的危險情況的重要事項(即直接影響保險費率的確實和危險發生的程度的事項),且以保險人在投保書中列明或者在訂立保險合同時詢問的事項為限。
保險人已經詢問的事項,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不知道的,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沒有告知義務”并同時在明確規定以下免除告知的事項:
1、任何降低風險的情況;
2、保險人已經知道或者在通常的業務活動中應當知道的情況;
3、經保險人申明不需告知的情況;
4、任何與默示或者明示擔保相重疊的情況。
以上是對未履行告知義務有何后果等問題的詳細解答,出于故意,不論未知事項是否與保險事故的發生有直接影響,一律可由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非出于故意,則僅限于未告知事項與事故發生“有嚴重影響”時,保險人才能解除合同。希望這些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B超有漏診醫院不服判
2021-03-16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因為家庭冷暴力離婚法院會支持嗎
2021-02-08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偷盜車輛撞死自殺的人應當賠償嗎
2021-01-17貨損保險合同代理是如何發生的
2021-02-21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11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