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日,孫某在某公司擔任值班經理一職,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只是通過錄用通知書約定了勞動報酬,并承諾如果孫某接受了錄用通知,公司將與其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同年12月28日,孫某因該公司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及未簽訂勞動合同,提出辭職。幾天后,孫某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14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近2萬元,并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2500元。
仲裁委查明,該公司2014年9月4日注冊成立,孫某于2014年7月26日收到錄用信,上面沒有用人單位的印章或法定代表人的簽名。于是裁決該公司支付2014年10月4日至12月28日期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1萬余元。該公司不服,認為錄用信即為雙方當事人已經訂立的勞動合同,或者具備勞動合同性質的書面文件。那么,錄用信真的相當于勞動合同嗎?
錄用通知能當勞動合同用嗎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每月支付雙倍工資,這似乎已是勞動者熟知的法律常識,但沒有簽名蓋章的錄用信,不能認定為書面勞動合同。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當具備《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的條款。該案中的錄用信雖然具備了該條規定的部分條款,但錄用信上沒有用人單位的印章或法定代表人的簽名,與勞動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簽名蓋章作出接洽合同條款的意思表示不符。另外,雖然是否需要雙倍支付勞動者工資,應當考慮用人單位是否履行了誠實磋商義務,但是這里的磋商應當是以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為目的的磋商。該案中,公司2014年9月4日注冊成立,孫某收到的錄用信為2014年7月26日,此錄用信顯然只是一種建立勞動關系的意向,不可能代表該公司與勞動者就訂立勞動合同進行磋商。因此,仲裁委員會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裁決該公司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相應期間的雙倍工資差額,適用法律是合理正確的。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怎么轉讓公司股權
2020-11-15共同申請同一商標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6破產債權申報有哪些規則
2021-01-27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要求確認勞動關系對時效有要求嗎
2021-02-03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企業土地如何轉讓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