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避免偷稅漏稅處罰的計算方法有哪些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據此,行政處罰時效的起始時間有兩種計算方法。
第一種:在一般情況下,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發生之日,一般理解為違法行為成立之日,根據違法行為成立的標準而定。
第二種:違法行為具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所謂違法行為具有連續狀態,是指行為人基于同一違法目的,連續多次實施性質相同的違法行為,而且觸犯同一法條的情況。違法行為具有繼續狀態,是指違法行為及其造成的不法狀態處于不間斷持續的狀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屬于實體法,它只規定增值稅納稅人、征稅對象、計稅依據、適用稅率、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期限等實體內容。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才規定程序內容,屬于程序法。
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賬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
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并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稅法前款就是對偷稅的定性,現行稅法沒有對漏稅定性。后款就是對偷稅的處罰尺。
對于偷稅罪的定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條 納稅人采偽、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經務機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的手段,繳或者少繳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刑或者拘役,并處偷稅數額倍以上五倍以下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對于稅收的偷稅漏稅有關的當事人只要及時的進行稅費的繳納就可以合理的進行處理,所以自己需要留意具體的規定的,這樣自己利益維護才會有著充分的保障,但是有關的細節處理,需要當事人在程序的操作中學會合理的處理。
偷稅漏稅多少構成犯罪?
舉報偷稅漏稅的后果都有哪些法律規定
偷稅漏稅處罰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財產損害該不該賠
2021-02-01我國最高監察機關是什么
2020-11-26律師費用由誰承擔
2021-01-12什么樣的合伙財產可以質押
2020-12-14訂婚后男方爽約彩禮需要退回嗎?
2021-03-13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肇事罰單保險公司報銷嗎
2021-03-03保險車輛出險后理賠的基本步驟是什么
2021-02-14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人身保險合同不適用損失補償原則
2020-11-23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用益物權不屬個人遺產能不能繼承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