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組織即具有股東之間的人合性又存在資本金的資合性,雖然主要以資合性為主,但股東之間的人合也顯得十分重要。正常情況下的公司都能按照章程規定的目標進行經營,任何事情都難免風云變化,如果股東之間因利益沖突,喪失基本信任關系,達到股東會都無法召開的情況,公司的運營機制就完全失靈,股東會難以形成決議,股東之間產生矛盾,因此上導致公司休眠而產生停歇狀態,如果股東們用盡調和、整頓等救濟措施依舊不能解決矛盾,此時公司就陷入僵局。
公司法規定了對陷入僵局的公司的治理條款,法律賦予股東強制解散公司的權利,而股東的強制解散權只能指向陷入僵局的公司,禁止濫用,股東行使解散權的前提是如何判斷公司僵局的狀態,對此,筆者通過多年公司治理經驗,提出以下意見,期望對處于矛盾休眠期的公司以及陷入僵局的公司股東一些法律參考性建議:
一、有限責任公司處于僵局的外在狀態-----經營管理嚴重因難:
所謂公司僵局是指公司內部治理過程中,因股東之間或者公司管理人員之間發生利益沖突和不可調和的矛盾,公司的權力機構和決策部門陷入癱瘓,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由于股東矛盾而無法召集,任何一方的提議都不能被各方接受或認可,或即使能舉行會議但難以形成決議,各成員的爭議較大,不同意見難統一,不能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公司決議。公司形成僵局的原因主要是股東人數較少或董事會人員少,利益沖突大,股東素質參差不齊。從發生機率上看,有限責任公司發生僵局的可能性大,突出問題在于有限責任公司除了資合性以外,重要的還在于人合性特點,公司的股東又往往是公司的經營管理者。我們都知道,公司組織以盈利為目的,股東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都建立在公司正常的經營基礎上,特別在只有兩個股東的情況下,股東的出資比例大體相當,表決權差額不大,較易出現頂牛,一亙發生糾紛這難以收場。公司股東易產生矛盾的方面是股東享有的基本權利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障,公司管理人員疏予法律治理,對股東知情權、表決權、查詢權、財務審計監督權產生抵觸或排斥,家長式或中國人特色的管理模式極易產生糾紛,還有的可能因爭奪公司的經營管理控制權而產生嚴重分歧。我們國家制定的公司法是管理法和組織法的混合體,也就是說公司法有很多條款只是給公司設立和運營提供一個參考性制度,具有法律強制性的規定較少,大多都是任意條款,公司主要以章程的方式進行管理,因此,公司出現僵局的深層次的原因是公司制度設計上缺乏內在的有效機制。公司法經過三次修訂,主要方面靠近、規范和維護公司的資本真實、資本安全、維護債權人利益和確保公司穩步經營方面,公司法主張和體現的是民主的股份多數決的原則、資本維持、充實、不得抽回的原則。比如在股東會決議章節中明確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對修改公司章程、增資、減資、配股、注冊資金變動、公司轉投資、合并、分立、解散、公司經營方針和形式變化的決議,須經過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公司股東產生矛盾時,股東的股資股權轉讓往往受到限制,使股東自主性產生制約,公司經營中控制公司經營管理權的股東掌控著公司的財權和經營決策權,其他股東的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護,事實上產生股東權利不平等的現象。公司產生僵局,我國修訂公司法前的條文只在一百八十九條、一百九十條、一百九十二條規定了自愿解散和強制解散的六種情形,并未明確規定公司僵局狀況下的司法救助途徑,也沒有規定公司出現僵局時股東的請求解散權,考慮到公司運行中也現的僵局情況,2005年第三次修訂公司法時,在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雖然法律有這樣的規定,但在實踐中如何判斷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以及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的條件,司法實踐中應當以公司外在上確因管理發生問題而處于停、歇業狀態為具體標準,這樣的判斷比較具體可行,符合立法目的,同果對保護中小股東的權利比較有利。
二、對僵局公司解散的基礎------救濟無效;
公司陷入僵局,并且通過其他救濟辦法也無法改變現狀,解散成為最終的措施。從法律上來看,解散公司的訴訟既不能歸入確認之訴,也不同于給付之訴,只能是變更之訴,以清算為目的。我們知道公司是各種關系交織的綜合性市場主體,解散公司意味著對公司主體以及同其他市場交易主體之間權利義務的全面終結,這種訴求的性質是以消滅市場經營主體為出發,牽涉到各方關系,所以要以用盡其他手段救濟后仍然不能湊效為前提。這些可用的救濟辦法有公司自力救濟,通過行政管理的方式強化,司法調解,公司概括轉讓等。由于公司解散的訴訟是一項復雜的訴訟,須慎用,筆者建議如果通過司法途徑解散,應當設立調解前置程序或調解必經程序,以促使股東、董事之間達成和解或整頓,比如司法程序中還可責成修訂公司章程、撤銷或變更公司決議等方式,如果股東之間的意見不能統一的,應當先行以修復信任關系為要點,通過轉讓股權的形式保障公司的存續。
股東解散請求權的訴訟,可以通過必要的事實考查,要達到公司確實發生的不可調和的僵局狀態,由提請解散的公司股東主張此類證據;主張解散的股東是否確已通過其他途徑已無力挽回僵局,必須是持有公司股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能證明公司解散的必要性,只有通過解散的方式才能改變局面,只有同時具備上述條件,才可通過解散的方式主張,因為公司的設立到市場開拓,股東、董事都曾傾注了大量的財力和精力,市場聲譽也將付之東流,而且還面臨著公司員工的安置,債權債務的清算等一系例問題,對經營性公司還存在廣大消費者的售后服務等后續事宜,因此司法程序中不應忽視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和公眾利益。
公司解散之訴保護的是中小股東,我們還應當考慮平衡整體與個體、股東利益與公司利益等各方的關系,公司強制解散難免會帶給公司很多利益上的喪失和交易機會,公司清算、重新注冊、交易關系的構建恢復都增加了公司成本,同時還會影響到正在履行中的交易合同,破壞市場交易穩定。
公司整體利益中的職工安置、債權人清償等因素在公司解散時不得不做充分考慮,如果對整體利益均做了妥善安排,且公司其他股東不愿意回購公司,也不愿意轉讓股權,同時又不愿意由外人接管以及不能對外出售的,不妨適用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解散公司,使陷入僵局的公司早日解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工傷如何賠償打官司
2020-11-23遺失他人獎章和榮譽證書是否侵犯榮譽權
2020-12-17強拆是合法的還是違法的
2020-12-05交通事故傷者單方鑒定是否有效
2021-01-30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會死嗎
2021-03-23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買的安置房現在房產證下來對方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14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60歲老人被撞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