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別法人的意義主要是什么?
民法總則規定了特別法人的法律地位和其行使民事活動的權利和義務,讓一些基層群眾性組織能夠更好的履行職能,為人民群眾更好的服務。完善民法總則特別法人是國家法律體系更進一步的表現,也讓民法真正能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切實的符合人民群眾的利益。
根據《民法總則》第四節特別法人第九十六條本節規定,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是特別法人。
二、民法總則中法人分類
民法總則中的法人分類是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兩種:
1、以取得利潤并分配給股東等出資人為目的成立的法人,為營利法人。
2、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為非營利法人。其中非營利法人又包括非營利法人包括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基金會法人、社會服務機構法人等。
三、新民法總則特別法人有哪些?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今日召開,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大會進行三審。與二審稿相比,草案新增了法人類別、調整了監護范圍、增加了“見義勇為”條款。
在我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組織數量眾多,但由于現行法律沒有規定其民事主體地位,在一些情況下這些組織不能順利從事民事活動。因此,草案增加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未設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依法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
此外,草案還在法人一章中增設第四節“特別法人”,將機關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等涵蓋在內,以利于這些組織更好地參與民事生活,利于保護其成員和與其從事民事活動的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關于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法人地位的問題,有的部門、地方和一些基層干部群眾代表提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為履行其職能需要從事一些民事活動。現行法律沒有規定其民事主體地位,致使其在一些情況下不能順利從事民事活動。民法總則應明確賦予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人資格。對此,此次草案增加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未設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依法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
大多數人比較熟悉的法人就是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性質的法人,但是,類似于城鄉合作社的這些組織其實就是特別法人。因為,城鄉經濟合作社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這些性質的團體在成立,盈利的分配等方面都和其他的法人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成立特別法人,有專門適用于特別法人的法律制度。
公司法人職務侵占罪如何認定?
公司欠款不還,法院會追究法人責任嗎
有限公司法人變更的詳細流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刑事證據的關聯性
2021-03-18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什么是贍養
2021-03-01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先賣房再買房會遇到哪些問題
2021-01-29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保險合同中的等待期有多長
2021-01-20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1-16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