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工作或視同工作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對人身的侵害,為了鑒定該侵害的主體而對過程進行的定性的行為。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一般由勞動行政部門來確認。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職工有如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第十六條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或者吸毒的;
(三)自殘或者自殺的。
申請期限: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申請材料: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源自:360百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管執法不公平怎么辦
2021-02-10試用期辭退員工風險防范
2021-01-05在不起訴的情況下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26金融消費的定義,什么是金融消費者
2021-02-18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個體工商戶消防滅火器過期如何處罰
2020-12-10雇傭合同的責任承擔有什么規定
2021-02-28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怎么解決交通事故兩方受傷賠償的問題呢
2020-12-03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