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來講,權證是發行人賦予投資者在某時間以某價格買入或者賣出正股的一種權利,投資者對這種權利的行使即為通常所說的“行權”。對每份認購證來說,投資者行權相當于以行權價格為成本(不考慮買入權證的成本),換取行權比例數值的正股。以日照CWB1為例,其屬于認購權證,行權價格7.08元,行權比例為2,因此,對每份日照CWB1行權,相當于以7.08元的成本買入2份正股日照港(行情股吧)(600017,股吧)。而認沽證則剛好相反,投資者行權相當于購入行權比例數值的正股,并以行權價格賣還權證發行人。行權既然是一種權利,就意味著投資者可以選擇行使該權利,也可以選擇放棄。那么,投資者要如何判斷權證是否應該行權呢?這就需要投資者對權證是處于價外、價內或平價來做出判斷。根據行權價和正股市場價格的關系,權證可以分為價內證、價外證和平價證三類。當正股價格高于、低于或等于行權價格時,對認購證來說,可分別稱其為價內、價外或平價證;對認沽證來說,則分別稱其為價外、價內或平價證。對位于價內的權證而言,投資者應該選擇及時行權,否則會導致買入權證的資金全部虧損。以鋼釩GFC1(行情股吧)為例,其行權價格為3.266元,行權比例為1.209,截至昨日收盤,攀*鋼釩(行情股吧)(000629,股吧)的收盤價格為9.50元。假設攀*鋼釩在鋼釩GFC1行權時股價保持不變,則投資者每份權證的行權收益為7.54元,這部分收益扣除投資者買入權證的成本以及行權費用,即為投資者的凈利潤;如果投資者沒有行權,則投資者買入權證的成本即為其凈虧損。需要注意的是,鋼釩GFC1于到期時并非一定處于價內,上述假設僅為說明原理。對于到期時的價外權證,尤其是處于深度價外的權證而言,其內在價值為零。即使投資者不行權,也已經虧損了所有本金,如果此時再選擇行權,將會使損失進一步擴大。以日照CWB1為例,截至昨日收盤,正股價格為4.10元,假設權證到期時正股維持此價格不變,則如果投資者選擇行權,每行權一份日照CWB1相當于以7.08元的成本買入2份價格僅為4.10元的日照港,投資者不僅虧損了之前買入權證的所有本金,還要再擴大虧損5.96元。平價權證的情況則較為特殊,由于我國權證行權所得股票次日方能賣出,投資者需要承擔隔夜風險,因此對于平價權證的行權需要投資者對未來的股價走勢做出判斷。如果認為次日權證將歸于價內,則不妨選擇行權,反之行權不如直接買入正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經消防驗收房屋出租合同效力應怎樣認定
2021-03-21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外嫁女是否有權利分得土地補償款
2021-01-20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如何完善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了解
2020-12-23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從器官移植談確認保險合同條款爭議的基本原則
2020-11-23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土地轉讓范文
2021-02-24拆遷中的以租代征和土地流轉怎么區別
2020-12-24公司拆遷補償費要交多少稅
2021-01-03戶口遷移農村房屋拆遷怎么賠
2021-02-23《南京市征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實施細則
2020-12-21拆遷中貨幣補償中有哪些風險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