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第58條之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可見,返還財產(折價補償)與賠償損失乃股權轉讓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撤銷之后的主要處理措施。
就返還財產而言,無論是轉讓方,還是受讓方,都應將其從對方取得的財產予以返還,從而將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恢復到無效合同締結前的原狀。就受讓方而言,其有義務將其依據無效或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所取得的股權返還給轉讓方。公司有義務協助轉讓方辦理股權回轉的相關手續(如修改章程、變更股東名冊、前往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股東變更登記)。
受讓方依據無效或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所取得的股利亦應完璧歸趙;否則,構成不當得利。但要返還給誰,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受讓方分紅時符合分紅條件與程序的,應將紅利返還轉讓方;受讓方分紅時不符合分紅條件與程序的,應將紅利返還公司。道理很簡單:轉讓方即使未與受讓方締結無效或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也不能違法分紅。
就賠償損失而言,無論是轉讓方,還是受讓方,對由于自己的過錯而給對方造成的實際財產損失,包括直接財產損失與間接財產損失,都應承擔賠償責任。當然,賠償的損失僅限于返還財產之后仍無法消弭的財產損失。
另外,受讓方向轉讓方賠償損失的范圍不包括公司利益直接受損、轉讓方作為股東利益間接受損的部分。受讓方在實際經營管理公司期間不法侵害公司合法權益的行為不僅導致公司利益直接受損,而且導致股東利益間接受損。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公司遭受的損害獲得了賠償,股東利益也將因此而灰飛煙滅。因此,轉讓方不能就此對受讓方股東主張損害賠償,而只能通過敦促公司對受讓方股東提起損害賠償之訴;公司怠于或者拒絕對其提起訴訟時,轉讓方在恢復股東資格以后可以依法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在計算轉讓方作為原告股東的持股期間時,轉讓方的股東資格視為未中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哺乳期訴訟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3非法經營未上市公司證券業務有什么責任
2020-12-11冤假錯案取保候審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0-12-29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分紅保險主要特點及購買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流程是什么
2020-11-28如何制作土地流轉合同,要把握合同的哪些要點
2020-12-22集體土地流轉如何登記
2020-11-10涉及糾紛拆遷安置買賣協議認定
2020-12-25房地產公司拆遷補償費如何核算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