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合伙法》的規定,擅自處分有限合伙財產的,合伙企業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造成其他合伙人利益損失的,其他合伙人有權向合伙人追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法》第二十一條合伙企業清算前,合伙人不得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合伙人在合伙企業清算前私自轉讓或者處分合伙企業財產的,合伙企業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第二十五條合伙人將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質押的,應當征得其他合伙人的同意;未經其他合伙人同意,其行為無效,給善意第三人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合伙人的財產份額,是指合伙人按照協議約定的出資額或者分配比例,在合伙企業財產中所享有的收益和損失份額。它具有以下特點:
合伙人的財產份額與合伙人的身份有關。當合伙人退出或加入合伙企業時,他的財產份額將發生變化。例如,如果甲、乙、丙三方是合伙企業,如果甲方想轉讓其財產份額,就意味著退出合伙企業。經乙、丙方同意,丁方接受甲方轉讓的財產份額,即為新合伙人。只有當合伙企業分配利潤、退出或解散時,合伙人的財產份額才是一項特定的權利。另外,它是一種抽象的權利,而不是一種隨時可以作為物質利益實現的財產權。
合伙人的財產份額與合伙財產密切相關。一方面,合伙企業財產的每個所有者都有自己的份額。合伙財產的共有權是一種可計量的權利。合伙人可以按照協議約定的比例,將共同所有權分為若干種類相同、同質的部分,合伙企業的財產份額就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合伙人對其財產的份額并不意味著他可以對合伙財產的某一特定部分主張獨占。合伙企業財產是合伙企業共同管理和使用的財產,在合伙企業存續期間由全體合伙人共同決定使用。合伙人不得擅自處分自己的財產權。合伙企業分配利潤、退出或者解散時,各合伙人的財產份額應當與合伙企業財產相分離。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擅自處理有限合伙企業財產的,合伙企業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使用。造成其他合伙人利益損失的,其他合伙人有權向合伙人追償。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應如何計算假釋考驗期
2020-11-08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填詞翻唱歌曲侵權嗎
2021-03-05我國對支票為何不設定保證的規定
2021-03-17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勞動糾紛收集證據如何才是有效的
2021-01-26可分攤為公攤面積的空間分為哪幾類
2021-02-09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