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標準《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負傷;(二)因工負傷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從事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者收尾工作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遭受暴力和其他事故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作原因在外出途中受傷、失蹤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受傷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其中,第一款第五項規定了上下班途中工傷的認定標準。以下條文對工傷認定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人民法院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上下班途中”的下列情形,應當予以支持:在合理時間內,從工作地到居住地、慣常居住地、本單位宿舍之間的合理路線上下班;(二)在合理時間內,從工作地到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上下班;(三)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的活動,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上下班的;(四)在合理時間和其他合理路線上下班的。
正常合理的上下班時間和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應屬于工傷。“正常合理”應該是老百姓力所能及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上下班途中”既包括時間因素,也包括路線因素。是指勞動者在上下班途中的正常工作(或加班),可以從通勤時間、行程、出行時間的合理性來理解。具體來說,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時間:勞動者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時間是從單位到地址;二是路徑:勞動者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可能路徑是從單位到地址。
“上班途中”被視為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的延長。作為勞動者,“上班途中”仍然是其工作狀態的開始或延續,是勞動者在享有正常的就業權或休息休假權后,由工作場所向住宿場所進行位置轉換的過程。《工傷保險條例》將上下班途中發生的交通事故納入工傷范圍,體現了對基本人權的尊重和提供勞動保護條件、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必要性。
上班途中工傷認定不應失去合理性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上下班途中事故認定為工傷作出了合理規定。如果您對此有任何其他問題,可以咨詢我們的律師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官司處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09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判決書下來后還錢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6交通事故上訴時間限制嗎
2020-11-18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保險合同何時成立和生效
2021-03-08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保險法受益權是什么意思以及針對的對象
2020-12-01保險到期出過車險事故沒處理完,換家保險可以嗎
2020-12-20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