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不服海淀仲裁委員會海淀仲裁字[2007]798號裁決,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互聯網公司在2006年12月1日至25日期間向他支付9677.42元工資和2419.36元經濟補償金,2006年12月支付967.70元正常報銷費用,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
經審理,法院認為**互聯網公司與李先生簽訂的勞動合同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當有效,雙方應當嚴格履行各自的義務。在2006年12月25日至2006年12月25日期間,李先生沒有向法院提交足夠的證據,因此李先生沒有向法院支付工資。因未能按時支付上述工資,應一并支付2419.36元經濟補償金的25%。此外,2006年12月,李先生要求**互聯網公司報銷費用967.70元,法院予以支持。
綜上所述,法院裁定**互聯網公司在2006年12月1日至12月25日期間向李先生支付工資9677.42元,經濟補償2419.36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七條第二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向李先生報銷了967.70元。
法官說:
在本案中,雙方爭議的焦點是**互聯網公司是否應向李先生報銷。在庭審中,**互聯網公司聲稱,李先生的報銷應通過該公司的相關審批程序,并且沒有為這一主張提供足夠的證據,因此法院不接受他的論點。根據**互聯網公司發給李先生的郵件,可以得出結論**互聯網公司承諾每月向李先生支付1200元的商務娛樂費、手機費和車費,并要求報銷賬單。在庭審期間,李先生于2006年12月向法院提交了967.70元的賬單作為證據。根據雙方之前關于每月報銷費用的規定,**互聯網公司應在2006年12月向李先生報銷967.70元相關費用
本案產生的問題是:雇主為員工報銷相關費用的依據和金額。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書面或者口頭約定勞動者出差或者因公發生的相關費用的報銷規定。
首先,應當在工作期間向勞動者公布用人單位關于勞動者報銷制度的規定,以便具有法律效力。員工還應及時遵守雇主關于報銷制度的規定,以便雙方在發生爭議時及時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其次,當雇主和工人就報銷費用的規定達成一致意見時,他們應加以完善,以便公平合理,即:,用人單位可根據職工工作需要確定具體報銷費用的金額、標準和比例。
最后,除按雙方約定及時向用人單位提交值班職工支付的報銷費用賬單外,還應及時保存賬單復印件,以便雙方在將來發生爭議時都能主張自己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遇到工傷事故現場如何處理
2021-03-14涉外結婚外國人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2申請法律援助的一般條件與特殊條件
2020-11-19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什么叫房地產交易
2020-12-07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勞務承攬與勞務外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1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工資應當以什么形式按什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
2020-12-04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生育保險是否屬工資福利
2021-01-28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土地承包合同可以簽終生嗎
2020-12-25農民承包的土地流轉后,還能確權嗎
2020-12-24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