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情況可以認定為勞動關系的存在,包括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主體資格,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同時有下列情形的,建立勞動關系。(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由用人單位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償勞動;(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確定雙方勞動關系的,可以查閱下列文件:
(1)工資支付證明或者記錄(職工工資分配名冊)和各項社會保險費繳納記錄;
(二)用人單位發給勞動者的能證明其身份的“工作證”、“服務證”等文件;
(三)員工填寫的《登記表》、《申請表》等招聘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員工的證言等第(一)、(三)、(四)項有關證明由發包人承擔舉證責任。第二,勞動關系的特征是什么(1)勞動關系主體之間既有法律上的平等,也有客觀上的從屬關系。勞動關系主體雙方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權利。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或者服務,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雙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建立勞動關系。同時,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的一員,自然要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服從用人單位的管理,形成領導與被領導的隸屬關系。勞動關系是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勞動者只有與用人單位提供的生產資料相結合,才能在實現勞動的過程中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關系。沒有勞動過程,就不可能形成勞動關系。(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是排他性的。勞動關系只能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勞動者與其他社會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不能稱為勞動關系。同時,勞動者作為自然人,只能同時與一個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和建立勞動關系。勞動者不得同時與兩個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和建立勞動關系;兩個用人單位不得同時與一個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和建立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是排他性的。勞動關系的存在是為了勞動的目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是為了實現勞動過程,為社會生產或者社會產品提供服務。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屬于用人單位,即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組織指揮下工作,最終實現用人單位的利益。相應的用人單位必須為實施勞動行為提供有利條件和物質保障,并向勞動者支付合理的報酬。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可以視為勞動關系的存在,包括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符合主體資格的情況,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草簽合同后可以退房嗎
2021-03-11徐**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0-12-23涉外婚姻財產法院怎么判
2021-02-03抵押物不夠還款怎么處理
2021-03-17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