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責任可分為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很可能同時侵犯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實際損失。因此,雇主可以要求雇員承擔違反保密協議的責任。如果保密協議規定了違約金,雇主可以要求違約員工支付違約金。如果違約金異常高或低,雙方可要求適當減少或增加。用人單位也可以選擇要求勞動者承擔賠償損失的侵權責任。然而,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不能同時適用,雇主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行政責任:侵犯用人單位商業秘密也可能構成行政責任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同時,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可以責令侵權人返還圖紙,含有商業秘密的軟件及其他有關資料,應當向權利人承擔刑事責任或者予以銷毀。
刑事責任:侵犯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下列行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也可以承擔刑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后繼續在單位工作的怎么補償
2020-12-09網上怎么向勞動局投訴
2021-03-14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商號權如何救濟
2021-02-12交通十級傷殘最低賠償多少
2020-11-21酒駕摩托車追尾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6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勞動法工傷誤工費
2020-12-01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網簽購房合同查詢
2021-03-12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