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則上不允許員工與兩家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的,用人單位不提出改正意見,拒不簽訂勞動合同的。例外:《勞動合同法》保護的雙重勞動關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非全日制用工;二是以后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影響以前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否則,用人單位可以強行解除勞動關系。第二,不簽勞動合同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不簽訂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將面臨諸多法律風險和風險:
(1)不簽訂勞動合同不能免除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義務。
根據法律規定,只要用人單位有用工行為,并與職工形成勞動關系,即使沒有勞動合同,職工也享有勞動法規定的權利,單位也有勞動法規定的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是用人單位不能免除的強制性法律義務。如果單位不繳納社會保險費,職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
(2)單位解除或者終止事實勞動關系(辭退職工)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根據法律規定,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時,需要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還需要額外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合同簽訂后,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
(3)單位解除或者終止事實勞動關系(辭退)造成職工失業的,可以賠償失業損失。
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失業保險費,勞動者被辭退后無法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四)職工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不承擔任何違約責任和賠償責任。
雙方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必須提前30日書面通知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否則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給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勞動合同約定勞動者應當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也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如違約金)。但如果單位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職工不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且不需要向單位承擔違約責任或賠償責任。
(5)公司不得以無條件試用期解雇員工。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中可以約定試用期(不超過6個月)。試用期內,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但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沒有試用期(因為口頭約定的試用期無效)。單位雖然可以辭退職工,但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如果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還需要額外支付經濟補償金。(6) 不簽訂勞動合同不利于商業秘密的保護。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的商業秘密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在勞動合同中規定保密條款或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重要途徑之一。如果沒有簽訂保密條款或者保密協議,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單位就很難證明哪些是商業秘密,對所主張的所謂商業秘密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就不能認定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7) 因未簽訂勞動合同造成職工損失的,由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單位故意拖延簽訂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期滿后不及時續簽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工資、工傷、醫療等福利損失的,除承擔法律賠償責任外,還應支付額外賠償的25%。用人單位可能面臨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
如果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查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改正,處以罰款。
員工能否與兩家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大多數工人只能與一家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而不能同時與兩家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員工與兩家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不清楚客戶是否可以通過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敗訴的后果
2021-01-29醫護人員因工作原因感染,是否屬于工傷?
2020-12-18如何取得商標專有權
2020-11-12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簽訂賣房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與中介公司打交道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12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單位失業保險金沒買合法嗎
2021-01-13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汽車追尾事故理賠是怎樣進行的
2020-12-25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保險拒賠時效如何計算
2020-11-23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