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傷認定辦法》,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被診斷、認定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協調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依照本辦法第三條的規定直接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勞動合同復印件或者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由醫療機構出具的工傷診斷書、職業病診斷書、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認為不是工傷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絕提供證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認定決定或認定工傷認定決定和非工傷認定決定或不認定工傷認定決定相關知識: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最高可獲得平均工資補償的16倍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指出,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依法登記備案的人員,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登記的,被登記單位的職工因事故受傷或者患職業病的,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的殘疾、死亡童工
辦法明確,非法用人單位必須對殘疾、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殘疾童工、死亡童工的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補償。一次性補償包括職工、童工在治療期間因事故受傷或者患職業病的費用和一次性補償。一次性賠償金的數額,在職工或者因事故受傷、患職業病的童工死亡或者勞動能力鑒定后確定。勞動能力鑒定費由受傷職工、童工所在單位支付。職工、童工因事故受傷或者患職業病的,住院期間的生活費、醫療費、護理費、伙食補助費,勞動能力鑒定前治療期間的交通費和其他費用,由殘疾職工或者童工所在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和范圍按照本辦法支付,一次性賠償標準為:一級傷殘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賠償基數的3倍,9級傷殘賠償基數的2倍和10級傷殘賠償基數的1倍。因意外傷害或職業病死亡的,按賠償基數的10倍給予一次性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分居期間可以談戀愛嗎
2021-01-15什么是模擬拆遷,有什么特點
2020-11-15涉外撫養范圍包括什么
2021-01-29企業以及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流程
2021-03-10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不贍養老人有繼承撫恤金權嗎
2021-02-15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新《集體合同規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勞務派遣一般納稅人如何認定
2021-03-16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