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不受職工醫療期間待遇的影響。用人單位應當自工傷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自意外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協調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有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疾病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提出認定申請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原則辦理,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認定的事項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發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承擔工傷待遇等相關費用,如何按照企業職工患工傷的醫療期規定規定工傷醫療期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就醫休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期間。職工因病、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就醫的,按其實際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至24個月的醫療待遇:(一)實際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在本單位工作不滿5年的,給予3個月的醫療待遇;五年以上六個月(二)工作滿十年的,五年以下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九個月;10年以上不滿15年的12個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18個月;20年以上是24個月,根據2010年12月8日國務院第136次常務會議通過的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知識開發期為支付期,職工因意外傷害、職業病需要停業就醫的,在工資發放期間原工資、福利不變,由單位按月支付,停業停留時間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的,經設區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受傷職工評定殘疾等級后,應當停止支付原待遇,依照本章有關規定享受殘疾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治療期間如何申請工傷認定”問題的回答。勞動者在醫療期間接受治療的,不影響工傷認定。用人單位應當自工傷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骨折算不算工傷
2021-02-06構建規范的控制環境的重要性
2021-01-11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當事人雙方怎么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3-06判過刑的又醉駕算是累犯嗎
2020-11-12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傷殘鑒定費用多少
2020-12-10香港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0-12-05消費者用POS機刷卡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6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首套住房能沒收嗎
2021-02-22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