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理工傷逾期申請不予賠償的問題,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通過工傷保險賠償訴訟,受害人可以獲得救濟。依據是:《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3) 《國務院條例》第五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工傷待遇方面發生的爭議,依照勞動爭議處理的有關規定處理?!奔m紛“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遭受人身損害的,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通知他們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二)“勞動者因工傷、職業病,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提供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當事人依法提起訴訟,第二種觀點是通過一般人身損害賠償金直接救濟受害人,其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八條:“職工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傷,除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外,有權依照有關民法的規定獲得賠償,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除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外,職業病患者依照有關民事法律仍享有賠償權利的,有權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工傷認定超時的原因及法律后果(一)原因(一)用人單位未依法參加當地工傷社會保險,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的。社保部門不會承擔受傷員工的相關費用,但會給用人單位帶來負面后果,即頻發的工傷事故受到勞動保障部門的處罰,員工有權依法享受工傷待遇。因此,如果我們能隱瞞,就可以避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處罰,為受傷工人支付更少的工資。用人單位工會組織(工作人員)考慮自身利益或者上級工會組織不知情(或者用人單位未成立工會組織),未向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人員或其直系親屬不知道工傷申請期限,即使知道,也因用人單位不配合,無法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傷者不知道工傷待遇的具體標準,用人單位自行返回。用人單位或者傷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因第三人傷害(含交通事故)未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的;(2)法律后果:。用人單位、傷者及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受理,無法取得法律法規規定的工傷認定證書。傷者無法啟動勞動能力鑒定部門的勞動能力鑒定3。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的,傷者不能從勞動保障部門的工傷保險基金中領取工傷保險待遇,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根據法律的授權,確定事故傷害(或職業病)是否屬于工傷或視為工傷。勞動者在工作或者視同工作過程中,因操作不當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人身傷害的。根據我國相關規定,一般是由勞動行政部門確認工傷認定限制的相關法律規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一般來說,用人單位申請工傷鑒定的期限,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有特殊情況,用人單位逾期不申請工傷認定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事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協調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職業病。用人單位應當自人身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提出申請;如果雇主不提出申請,個人可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提出申請。對于汶川抗震救災中受傷的救援人員,該負責人表示,如果有單位或家屬申報,將開通綠色通道,辦理特殊事務,并盡快進行賠償,以上知識就是問題的答案。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后,未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強拆報警有用嗎
2021-03-26被限制減刑的人能否假釋
2021-03-21離婚調解怎么進行
2021-01-05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挪用公款多少可以立案
2021-02-01學生牙齒跌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5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糾紛中的保險標的物所在地
2020-11-27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