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我們需要看到,在超過工傷期限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適用中止和中斷的規定。如果是這樣,勞動者在工傷認定期限屆滿后仍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否則,因不屬于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的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勞動者不能再申請工傷賠償,可以依法申請人身傷害賠償,誤工時間不計入工傷認定申請期限(1)不可抗力(2)人身自由受到限制(3)屬于用人單位(4)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登記制度不完善(5)當事人申請工傷認定仲裁和提起民事訴訟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有兩種救濟方式:
第一種是通過工傷賠償獲得救濟。依據如下:
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五十二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有關工傷待遇的爭議,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關于審理案件的規定》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傷害的,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通知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六條規定:“勞動者,因工傷、職業病,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金,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當事人依法提起訴訟的,第二種觀點認為,受害人可以通過民事損害賠償的一般事由直接獲得救濟,其依據是:(1)《中華人民共和國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因生產安全事故受傷的職工,依照有關民事法律仍有權獲得賠償的,有權向本單位要求賠償,《職業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規定:“除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外,職業病患者根據相關民事法律仍有權獲得賠償的,有權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
2,利弊:
的第一種觀點認為,工傷賠償的優點是:(1)無戶籍歧視;2) 適用無過錯原則(三)舉證責任倒置:“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認為不是工傷,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缺陷在于誰是工傷認定主體、誰是勞動能力認定主體存在較大爭議,第二種觀點認為,民事損害賠償的優點是:(1)受害人可以得到充分的賠償,賠償金額超過工傷賠償的。但其缺陷在于:(1)戶籍歧視;2) 適用過錯原則(工傷大多是因傷者違反操作規程造成的),過錯程度的確定以審判法官的主觀判斷為依據,因此,賠償數額差別很大:(3)舉證責任不利于受害人;(4)增加了用人單位的舉證責任。因此,有關部門和學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在審判實踐中也存在著不同的意見,這兩種救濟方式的必要程序對于上述兩種救濟方式來說,工傷人員應當經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傷認定和勞動爭議申訴兩個環節。只有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勞動爭議仲裁部門不服,受害人才能向法院提起訴訟。因為如果不考慮第三人的傷害,工傷事故引發的糾紛畢竟是勞動爭議,比如《條例》第五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再者,在提起上訴或起訴之前,被害人應當作出司法鑒定:一是可以確定賠償數額;其次,可以確定適用或訴訟的限制。前者的認定應以人身傷害和殘疾的一般標準為依據,后者的司法認定應以“工傷和職業病致殘程度認定”標準為依據,并結合傷者的實際情況,根據《條例》和其他有關規定,訴訟或者仲裁申請的時效可以分為兩種情形:
1。傷情不嚴重的,從停工留薪期滿之日起計算,即自受傷之日起12個月(特殊情況為24個月)
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的,應當自司法鑒定之日起二者均適用中止和中斷時效
受害職工所在單位和受害職工可以申請工傷認定,但工傷認定的具體期限不同。如果超過工傷認定時限,不良后果需要當事人自己承擔,但也有一些救濟措施。本文由魯巴小編組織提供。通用域名格式。感謝您的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最終解釋權是否是合同要約
2021-01-05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夫妻離婚后房屋能否贈予對方
2021-02-16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查封、扣押期限的規定
2020-11-15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