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理農民工工傷事故
農民工發生工傷事故后,用人單位應及時將傷者送往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救治,農民工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在24小時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派出機構提出申請,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職工或者其親屬可以在一年內直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第二,農民工受到工傷待遇是什么P>在醫療期間,他們享受以下福利:
① 工傷、職業病治療所需的掛號費、住院費、醫療費等醫療費用全部報銷
(2)工傷職工需要住院治療的,單位按省因公出差伙食補貼標準的三分之二支付住院伙食補貼;經批準轉崗治療的,交通、住宿費用由單位按出差標準報銷(3)受傷職工醫療期間停止發放工資,工傷津貼由單位按月發放,相當于受傷職工受傷前的工資(1)因工致殘被認定為一級至四級的職工,應當退出生產(工作)崗位,享受下列待遇:按傷殘職工工資發放一次性傷殘津貼,其中24個月、22個月、20個月和18個月同時,殘疾人撫恤金按月發放,分別為本人工資的90%、85%、80%和75%。按全部、大部分和部分護理依賴標準,分別為當地職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50%、40%和30%。60%完全依賴護理的病人接受了治療。對異地落戶的,由所在單位按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6個月給予一次性落戶補助。出差途中所需的差旅費、住宿費、行李搬運費、伙食補貼等,由所在單位按出差標準報銷
(2)傷殘等級確定為5級至10級的,原則上由所在單位報銷,單位將安排適當的工作,并享受以下福利:一次性傷殘津貼,傷殘職工按16個月、14個月、12個月、10個月、8個月、6個月為標準,傷殘等級為5-6級,單位難以安排工作的,經職工同意,可以退出生產、工作崗位,辦理因公致殘提前退休手續,按月領取相當于職工工資70%的傷殘撫恤金。在此期間,單位和個人繼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直至符合退休條件,并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3)傷殘等級為7級至10級,經單位同意,職工愿意自謀職業的,或者勞動合同期滿后愿意另謀職業的,單位可以發放一次性殘疾人就業補貼或者殘疾人居家安置費。標準分別為20個月、18個月、12個月、6個月,傷殘等級為7級至10級,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單位確實難以安排合適工作的,同時終止工傷保險關系,而員工不愿意自謀職業,單位將根據傷殘程度按月支付相當于員工工資60%、50%、40%和30%的生活費簽訂勞動合同并保留相關證據非常重要。勞動合同可以證明你和雇主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一旦發生工傷,考慮到部分農民工沒有勞動合同,傷者可以直接申請工傷認定,依法維權,農民工要注意保留雙方存在真實勞動關系的證據,如月薪單、勞動者證言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事故也是最有力的證據之一<2.找準起訴對象許多農民工是受村民或熟人委托進城務工的。一旦發生事故,他們往往分不清自己的“主人”是誰。比如,在很多建筑工程中,經過層層轉包,工頭直接對一個農民工負責。但是,一旦發生工傷事故,工長不能承擔責任或賠償金額。因此,農民工首先要了解誰是施工單位、總承包商、分包商、用人單位和實際施工單位,只有這樣,農民工才能到法院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受讓是什么意思
2020-12-04已采取強制措施后能否治安處理
2021-01-09租客辦理居住證對房東的影響
2021-01-07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學生在學校打架班主任承擔責任嗎
2021-01-10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車輛易主時保險賠償也變嗎
2020-11-18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